百词典

《人日感怀因寄玉山亲旧并以示当涂溧阳诸表弟》

时间: 2025-05-07 09:05:58

诗句

唐人重人日,往往见于诗。

孰谓风流远,聊须著语追。

凭高纵无地,念远得忘思。

欲寄江东弟,断肠梅满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5:58

原文展示:

唐人重人日,往往见于诗。孰谓风流远,聊须著语追。凭高纵无地,念远得忘思。欲寄江东弟,断肠梅满枝。

白话文翻译:

唐代人重视人日,这一习俗在诗中常有体现。谁能说那风雅的传统已经遥远,我们只需用言语来追忆。站在高处,即使没有实际的地方可凭,思念远方的人也能暂时忘却忧思。想要寄信给江东的弟弟,却因满枝的梅花而心碎。

注释:

  •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代认为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有特殊的庆祝习俗。
  • 风流:这里指古代的风雅传统。
  • 凭高:站在高处。
  • 念远:思念远方的人。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 梅满枝:梅花盛开,象征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但在这里增加了悲伤的情感色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在人日这一天,作者因思念远方的亲友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人日这一天,作者因思念远方的亲友,特别是江东的弟弟,而感到悲伤,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在人日这一天的感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唐人重人日,往往见于诗”一句,既是对古人习俗的回顾,也是对自己情感的铺垫。随后的“凭高纵无地,念远得忘思”则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在高处思念远方亲人时的心情。最后两句“欲寄江东弟,断肠梅满枝”则是全诗的高潮,通过梅花的意象,加深了诗的悲伤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唐人重人日,往往见于诗”:回顾唐代人重视人日的习俗,并指出这一习俗在诗歌中常有体现。
  • “孰谓风流远,聊须著语追”:表达了对古代风雅传统的怀念,认为即使传统遥远,也可以通过言语来追忆。
  • “凭高纵无地,念远得忘思”:描述了作者站在高处,思念远方亲人时的心情,即使没有实际的地方可凭,也能暂时忘却忧思。
  • “欲寄江东弟,断肠梅满枝”:表达了作者想要寄信给江东的弟弟,但因满枝的梅花而感到极度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断肠梅满枝”中的梅花比喻悲伤的情感。
  • 对仗:诗中“凭高纵无地,念远得忘思”中的“凭高”与“念远”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人日这一天的感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通过对比古人的习俗和自己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深情。

意象分析:

  • 梅花:在诗中象征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但在这里增加了悲伤的情感色彩,表达了作者的极度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人日”是指哪一天? A. 农历正月初一 B. 农历正月初七 C. 农历正月十五 D. 农历二月初二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断肠梅满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D. 愤怒 答案:B

  3.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江东弟”是指谁? A. 作者的哥哥 B. 作者的弟弟 C. 作者的朋友 D. 作者的同事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人日》:杜甫的这首诗也是关于人日的,可以与赵蕃的诗进行对比,了解不同诗人对同一节日的不同表达。

诗词对比:

  • 杜甫的《人日》与赵蕃的《人日感怀因寄玉山亲旧并以示当涂溧阳诸表弟》:两首诗都是关于人日的,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这本书中收录了赵蕃的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节日文化》: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人日的习俗和文化背景,有助于理解诗中的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导引·真人临御 导引·皇穹锡瑞 导引·祖宗垂佑 导引·明明道祖 导引·太霄垂佑 导引·乘云英圣 导引·石文应瑞 导引·剗除霸轨 导引·圣真下武 导引·炎精凿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又字旁的字 症痼 耳字旁的字 纳头便拜 色字旁的字 欢庆 豪迈不羁 携老扶幼 驱石神鞭 赞名 游心骇耳 包含立的成语 履汤蹈火 矢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包含吉的成语 避险过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