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27
原文展示:
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 其十五 积翠
万叠互团绕,风烟朝夕俱。 三穴已扫竟,无复藏妖狐。
白话文翻译:
群山层层环绕,风烟从早到晚都存在。 三个洞穴已经清扫完毕,不再有妖狐藏身。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1106年-1194年),字彦辅,号东篱,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次韵张汉卿的作品,属于梦庵十八咏系列之一,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多有闲暇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史浩通过描绘山峦和洞穴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山峦环绕、风烟不断的自然画面。诗中的“万叠互团绕”形象地表现了山峦的连绵起伏,而“风烟朝夕俱”则传达了自然景象的恒常不变。后两句“三穴已扫竟,无复藏妖狐”则寓意着环境的净化和安宁的实现,反映了作者对和谐自然和社会秩序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山峦和洞穴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和谐自然和社会秩序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万叠”指的是什么? A. 山峦 B. 云雾 C. 风烟 D. 洞穴
诗中的“妖狐”比喻什么? A. 自然景象 B. 邪恶之物 C. 安宁生活 D. 和谐社会
诗中的“三穴已扫竟”表达了什么? A. 环境的净化 B. 山峦的重叠 C. 风烟的恒常 D. 安宁的实现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