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题水口草市》

时间: 2025-05-07 06:51:07

诗句

饭裹绿荷朝趁市,香浮青瓮晚登楼。

凭谁写入鹅溪绢,一簇人烟古渡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1:07

原文展示: 饭裹绿荷朝趁市,香浮青瓮晚登楼。凭谁写入鹅溪绢,一簇人烟古渡头。

白话文翻译: 早晨用绿荷叶包裹着饭去市场,晚上酒香四溢时登上楼阁。有谁能将这景象画入鹅溪绢上,古渡口边一簇簇的人烟。

注释:

  • 饭裹绿荷:指用绿荷叶包裹食物,可能是当地的习俗或特色。
  • 朝趁市:早晨去市场。
  • 香浮青瓮:青瓮中酒香四溢。
  • 晚登楼:晚上登上楼阁。
  • 鹅溪绢:一种优质的丝织品,这里指用作画布。
  • 一簇人烟:形容人群聚集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梅山,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览或居住于水口草市时所作,反映了当地的生活风貌和自然美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水口草市的一天生活,从早晨的市场活动到晚上的楼阁饮酒,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口草市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细腻感受。诗中“饭裹绿荷”和“香浮青瓮”两个意象,分别描绘了早晨的市场活动和晚上的饮酒场景,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的生活习俗和自然风光。最后两句“凭谁写入鹅溪绢,一簇人烟古渡头”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景象的珍视和希望将其永久保存的愿望,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饭裹绿荷朝趁市”,通过“饭裹绿荷”这一细节,描绘了早晨市场的热闹和当地的生活习俗。
  • 第二句“香浮青瓮晚登楼”,以“香浮青瓮”形容酒香四溢,晚上的楼阁则提供了观赏夜景的视角。
  • 第三句“凭谁写入鹅溪绢”,表达了作者希望将这一美景永久保存的愿望。
  • 第四句“一簇人烟古渡头”,以“一簇人烟”形容人群聚集的景象,古渡头则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香浮青瓮”中的“香浮”比喻酒香四溢。
  • 意象:通过“饭裹绿荷”、“香浮青瓮”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生活场景。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水口草市的生活风貌和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饭裹绿荷:反映了当地的生活习俗和自然环境。
  • 香浮青瓮:描绘了饮酒的场景,增添了诗意。
  • 一簇人烟:形容人群聚集的景象,展现了生活的热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饭裹绿荷”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早晨的市场活动 B. 晚上的饮酒场景 C. 田园生活 D. 自然风光

  2. “香浮青瓮”中的“香浮”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的最后一句“一簇人烟古渡头”中的“一簇人烟”形容的是什么? A. 人群聚集的景象 B. 自然风光 C. 历史遗迹 D. 生活习俗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史浩的其他诗作,如《题梅山》等,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但风格和情感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史浩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邺城怀古 新安江上寄处士 田园观雨兼晴后作 途中寄友人 杂曲歌辞。生别离 杂曲歌辞。悲哉行 相和歌辞。挽歌 伤情 放歌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拔山扛鼎 包含鸩的词语有哪些 生聚教养 时谈物议 碧波滚滚 田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尊仰 包含谨的成语 镸字旁的字 介絜 我黼子佩 谷量 臼字旁的字 竭尽全力 閠字旁的字 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方寸已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