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1:03
次韵和石末公元夜之作
作者:刘基〔明代〕
八表流云澄夜色,
九霄华月动春城。
条风细细吹旗影,
香蔼微微引漏声。
河汉虹桥应断绝,
沧溟鳌足漫峥嵘。
愁来更听渔阳操,
独倚阑干坐到明。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作者在夜色中感受到春城的温暖与宁静,细风轻拂,旗影摇曳,香气袅袅,伴随着漏水的声音,增添了几分惆怅。诗人联想到浩瀚的银河和沧海的宏伟,心中更生愁绪,最终独自倚靠在栏杆上,直到天明。
刘基,字伯温,号千里,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卓越的政治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诗词作品多以抒情、写景为主,语言精练,意境深远。
该诗作于明代,正值作者政治理想与个人情感交织之际,反映了他在政治波动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在一个宁静夜晚,诗人自然地将自己内心的愁苦与外界的美景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色中的宁静与美丽,诗人用“八表流云”和“九霄华月”来描绘夜空的辽阔与明净,表现出一种无边的遐想。细风轻拂,旗影摇曳,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仿佛在描绘一个生动的春夜。香气与漏水声的结合,不仅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后半部分,诗人将目光投向浩瀚的银河与深邃的海洋,通过“愁来更听渔阳操”表达了心中愁绪的加深,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惆怅。全诗以“独倚阑干坐到明”结尾,给人留下了深思,仿佛在夜的沉静中,诗人正与自己的愁苦对话,直至晨光初现。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向外的美景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歌通过描绘夜晚的美丽与内心的愁苦,表达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情感的融合。
诗中“八表流云”指的是什么?
A. 云彩的颜色
B. 八方的天空流动的云彩
C. 云的形状
答案:B
“渔阳操”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愁苦
C. 兴奋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独倚阑干坐到明”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愉快
B. 孤独与沉思
C. 忙碌
答案:B
上述材料中对《次韵和石末公元夜之作》的分析、解读和学习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