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中赠客》

时间: 2025-07-27 16:38:00

诗句

山中好处无人别,涧梅伪作山中雪。

野客相逢夜不眠,山中童子烧松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38:00

原文展示

山中好处无人别,
涧梅伪作山中雪。
野客相逢夜不眠,
山中童子烧松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幽静的环境,那里没有人来打扰。溪涧中的梅花像雪一样盛开。一个山野的客人夜晚相遇,无法入眠,而山中少年则在烧松枝,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光。

注释

  • 好处:意为“好地方”。
  • 无人别:无人相伴,表示宁静。
  • 涧梅:指溪流旁的梅花。
  • 伪作:假装,似乎。
  • 夜不眠:夜里无法入睡。
  • 童子:指年轻的男孩或少年。
  • 烧松节:用松树的树枝来生火。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提及的梅花、松树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深受文人喜爱。梅花在寒冬中盛开,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约720年-约790年),字季明,号丰溪,唐代诗人,生于今福建省。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的细腻描绘而闻名,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顾况隐居山中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唐代,许多文人选择隐居山林,以逃避政治纷争与喧嚣的都市生活。

诗歌鉴赏

《山中赠客》是一首描绘山中静谧氛围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山中好处无人别”引入,直接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孤独。山中的美好,因无人打扰而显得格外珍贵。接着,诗人用“涧梅伪作山中雪”一语,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在山涧中绽放的景象,暗示了梅花的纯洁与高雅,同时也增添了诗的意境。梅花仿佛是在与雪作斗争,象征着在艰苦环境中仍然绽放的生命力。接下来的“野客相逢夜不眠”,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逢后的情感,夜晚的谈话让他们忘却了时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最后一句“山中童子烧松节”则描绘了山中孩童的生活场景,简单而纯真,给人一种温暖和亲近的感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大自然中所获得的宁静与快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中好处无人别:描绘山中美好而宁静的环境,没有人来打扰。
  2. 涧梅伪作山中雪:溪涧旁的梅花盛开,像是山中的雪,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3. 野客相逢夜不眠:在山中遇见朋友,夜里因兴奋而无法入睡,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4. 山中童子烧松节:山中少年在生火,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表现出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山中的雪,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洁白和美丽。
  • 对仗:如“无人别”与“夜不眠”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美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宁静与隐逸。
  • :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常常与纯洁、美好相关联。
  • :象征着长青和坚韧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山中环境是什么样的?

    • A) 喧闹
    • B) 宁静
    • C) 热闹
    • D) 萧条
  2. “涧梅伪作山中雪”中的“伪作”可理解为:

    • A) 实际
    • B) 假装
    • C) 真实
    • D) 反映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战争
    • B) 自然与友情
    • C) 政治
    • D) 经济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山中杂诗》 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情感,但更多的是孤独与思乡之情。
  • 《早发白帝城》:表现了清晨自然景色的美丽与人的情感交融。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比较,可以感受到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表达的丰富性。

相关查询

挽王开叔 春日偶成二首 次云岫惠茶 二月九日偶成 锦里观桃 次韵前人补试落归曹娥待潮 吴江县作 挽舒亦山少母邹氏 次韵王得淦长至 题丹霞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勇结尾的成语 矛字旁的字 包含重的成语 着色 亅字旁的字 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碧万顷 腺病质 去住两难 口字旁的字 阳神 风字旁的字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竹舟 托物感怀 精醇 闳识孤怀 宝盖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