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7:05
浪淘沙·莫上玉楼看
作者:韩疁 〔宋代〕
莫上玉楼看。花雨斑斑。
四垂罗幕护朝寒。
燕子不知人去也,飞认阑干。
回首几关山。
后会应难。
相逢祗有梦魂间,
可奈梦随春漏短,不到江南。
不要登上那玉楼去观赏。花雨纷纷洒洒,
四周悬挂的罗幕保护着清晨的寒意。
燕子不知道人已经离去,仍然飞落在栏杆上。
回首望去,跨越了多少关山。
再相见恐怕很困难。
相逢不过是在梦中,
可惜梦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变短,无法再到达江南。
“江南”在中国文学中常常代表着美丽的水乡与诗意的生活。诗中提到的“江南”,不仅是地理的象征,更是一种理想生活的寄托。而“燕子”在古诗中常与春天和相思相联系,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无奈。
韩疁,字季方,号洙泗,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治平年间,卒年不详。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尤其在词作中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浪淘沙·莫上玉楼看》写于诗人经历了某种离别或期盼后,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同时,诗中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本词以“莫上玉楼看”开篇,便带出了浓厚的情感基调,直接表明了诗人对美景的无奈。诗中描绘的“花雨斑斑”和“罗幕护朝寒”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春天的温柔,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燕子飞翔在栏杆上,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离别的故事。诗人回首“几关山”,不仅是对离别的追忆,更是对未来重逢困难的感慨。
后半部的“相逢祗有梦魂间”,更是将这种思念推向了极致,梦中相见的虚幻感与现实中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可奈梦随春漏短,不到江南”,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力和惆怅,梦境的短暂与现实的距离,正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无奈交织的情感表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与对离别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无奈,深刻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美好时光过程中的脆弱与孤独。
诗中提到的“玉楼”象征什么?
“相逢祗有梦魂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春漏短”指的是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尽管主题相似,不同诗人以各自的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展现了对生活的不同理解。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浪淘沙·莫上玉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