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4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47:15
樽开北海寿南山,飨老频行扇杖颁。
潞社瑶池同燕会,木公金母肃鹓班。
礼隆三代承恩厚,世阅五朝觉力孱。
帝德如天仁若海,无分贵贱与夷蛮。
善养基开八百秋,而今鲲岛一西周。
引年盛典追皇古,尚齿高风挽末流。
春酒介眉登寿域,蟠桃盛会宴神州。
海滨遗老归来日,西伯东瀛不外求。
这首诗的意思是:酒杯中盛满北海的祝寿,南山的寿命无比长久,宴请老者,频频传递扇子和拐杖。潞社的瑶池就像是燕国的聚会,木公和金母则是肃穆的鹓鸯班。礼仪在三代时期盛大,承受的恩德厚重,世间经历了五个朝代,感到力量衰弱。帝王的德行如同天空,仁爱如同海洋,不分贵贱与民族。善于培育根基,开创八百年的秋天,而今的鲲岛就像是西周。引领盛大的庆典追溯皇古,依然持有高尚的风范,挽回着末流的风气。春天的酒在眉间,登上这寿域,蟠桃盛宴的神州。海滨的遗老归来的日子,西伯和东瀛的求索无外乎这种。
陈人英,清代诗人,字子辉,号天中。其作品多以山水、咏怀、抒情为主,风格多样,充满了对自然和人事的深刻思考。
《庆飨老典》是一首庆祝长寿和尊老的诗,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诗中提到的“盛典”和“蟠桃盛会”,体现了对长寿的祝愿和对历史文化的继承。
这首诗在表现对老年人的尊重和祝福的同时,还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樽开北海寿南山”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长寿的美好愿望。诗人借助古代典故,如“潞社瑶池”和“木公金母”,将古代的神话与现实生活结合,使得整首诗不仅有历史深度,还充满了文化内涵。
此外,诗中还提到“礼隆三代”,表现出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强调了礼仪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通过“帝德如天仁若海”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仁爱精神,强调了无分贵贱,人人平等的道德观念。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历史和人性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整首诗以尊老敬贤为主题,通过对古代礼仪和文化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长寿的祝愿和对传统美德的重视,传达出一种仁爱和谐的社会理想。
诗中提到的“木公金母”是指谁?
“樽开北海寿南山”中的“北海”象征什么?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这两首诗的对比,可以看出《庆飨老典》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礼赞与对老年人的敬重,而《长恨歌》则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和历史的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