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病起》

时间: 2025-05-01 10:57:09

诗句

今日秋风里,何乡一病翁。

力微须杖起,心在与谁同。

灾疾资千悟,冤亲并一空。

百年先得老,三败未为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57:09

原文展示

今日秋风里,何乡一病翁。
力微须杖起,心在与谁同。
灾疾资千悟,冤亲并一空。
百年先得老,三败未为穷。

白话文翻译

今天在秋风中,我看见一个病弱的老人,他来自何方呢?力气微弱,只能借助拐杖起身,心中却不知道与谁为伴。经历了数次灾难与疾病,我对这些都已经有所领悟,心中的冤屈与亲情如今似乎也都已化为虚无。人生百年,老去是必然的,三次的失败也并不意味着穷困潦倒。

注释

  • 今日:指的是今天。
  • 秋风里:在秋风中,象征着时节的变化,可能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 何乡:来自哪里,表示对病翁身份的疑问。
  • 病翁:病弱的老人,代表衰老与疾病。
  • 力微:力量微薄。
  • 须杖起:需要借助拐杖才能起身,强调身体的虚弱。
  • 心在与谁同:心中想和谁在一起,暗示孤独。
  • 灾疾:灾难与疾病。
  • 资千悟:经历了千般的领悟。
  • 冤亲并一空:冤屈与亲情都变得空虚。
  • 百年先得老:活到百岁先得衰老。
  • 三败未为穷:三次失败并不意味着穷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3-1106),字季直,号白川,宋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脱俗、意象丰富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具有较强的个性与思想深度。陈师道的诗歌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常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及对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病起》这首诗创作于陈师道晚年时期,正值他身体虚弱、历经沧桑之际。诗中通过对病弱老人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孤独与人生苦难的深刻反思,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

诗歌鉴赏

《病起》是一首反映人生哲理的诗作,通过描写一位病弱老人的境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孤独和衰老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今日秋风里”引入,秋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紧接着,诗人以“何乡一病翁”提出疑问,隐含着对老人的身份和命运的关切,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无根。

“力微须杖起,心在与谁同”两句,更是表现了老人的虚弱与孤独,既是身体的无力,也是精神的孤寂。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将老人的身体状况与内心的孤独感结合起来,深化了主题。接下来的“灾疾资千悟,冤亲并一空”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苦难的洞察与思考,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亲情与冤屈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反映出一种释然的态度。

最后两句“百年先得老,三败未为穷”则是对生命的总结,虽然活得久,但最终还是要面对衰老与失败。诗人在这里传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强调即使经历了失败与困苦,也不能定义一个人的价值与命运。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刻,既有个人的体验,又具有普遍的人生哲理,使得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日秋风里:提示时间与季节,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2. 何乡一病翁:引出主题,表达对老人的关心与疑问。
  3. 力微须杖起:描绘老人的身体状况,突显无助。
  4. 心在与谁同:表达内心的孤独感。
  5. 灾疾资千悟:经历众多磨难,获得对生活的领悟。
  6. 冤亲并一空:冤屈与亲情都已虚无。
  7. 百年先得老:强调衰老是人生的必然。
  8. 三败未为穷:失败不等于穷困,传达积极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老人与其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 象征:秋风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老去。
  • 排比:如“灾疾资千悟,冤亲并一空”,增强诗句的节奏感和力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衰老与孤独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病翁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命运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病翁:代表着衰老、无助与孤独。
  • :象征支撑与依赖,暗示人生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今日秋风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生气
    答案:b) 悲伤

  2. “力微须杖起”中的“杖”指的是什么? a) 树木
    b) 拐杖
    c) 武器
    答案:b) 拐杖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友情
    c) 人生无常
    答案:c) 人生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李白的《将进酒》
  • 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将进酒》vs.《病起》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饮酒作乐,追求享乐与豪情,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之对比,陈师道的《病起》则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老年孤独的深刻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对立,前者偏向于乐观的享受人生,后者则倾向于对生命的反思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收录了许多宋代诗人的重要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陈师道相关研究论文:探讨诗人及其作品的学术文章。

相关查询

阮郎归·柳,效晦窗先生体 阮郎归 阮郎归(西湖摘杨梅作) 阮郎归 阮郎归 为李长源赋 阮郎归 窗前海棠谢,填此慰之 阮郎归 新柳 阮郎归 独木桥体 阮郎归 自洪还家 阮郎归 戏李子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窑变 鸿毛泰山 才望兼隆 耒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斩开头的成语 两点水的字 心焦如焚 诡变多端 青塘 救灾恤患 八字旁的字 宗援 心地善良 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瓜皮搭李树 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