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偶书》

时间: 2025-04-26 09:59:50

诗句

十年献纳侍彤墀,鸿渐閒思见羽仪。

先哲所焚惟疏草,不留谠论后人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9:50

原文展示:

偶书
作者: 黄重 〔明代〕

十年献纳侍彤墀,
鸿渐閒思见羽仪。
先哲所焚惟疏草,
不留谠论后人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十年间侍奉皇帝的经历,感慨于鸿鹄之志的追求和先贤们的思想被遗忘的无奈。作者在皇宫中,虽然身处高位,但内心渴望的是更高层次的理想,而那些曾经伟大的思想却被遗弃,后人难以理解。

注释:

字词注释:

  • 献纳:献上和承纳,形容对皇帝的侍奉。
  • 彤墀:指宫廷中的红色阶梯,象征权力的中心。
  • 鸿渐:鸿鹄高飞,象征志向高远。
  • 羽仪:鸟的羽毛和仪态,形容高尚的理想。
  • 先哲:古代的贤人和哲学家。
  • 疏草:指被焚烧的草,象征被遗弃的思想。
  • 谠论:正确的理论和观点。

典故解析:

  • 鸿鹄:常用于形容志向远大的人。
  • 先哲所焚:指古代贤人的智慧和理论被忽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重,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曾在宫廷任职。他的诗作多反映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典雅,常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黄重在宫廷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古代贤人智慧的追思以及对当下世事的思考,呈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诗歌鉴赏:

这首《偶书》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十年献纳侍彤墀”,这是黄重在宫廷中的经历,表面上看似身处繁华,但内心却感到空虚与困惑。接着“鸿渐闲思见羽仪”,鸿鹄象征着高远的志向,作者在繁华的表象下追求更高的理想,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

“先哲所焚惟疏草”一句,直指古贤人的智慧被遗忘,象征着人们对真理和正确理论的漠视;“不留谠论后人知”则表达了对后人无法理解先贤思想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智慧的珍视以及对当下现实的批判。

整首诗虽短,情感却深厚,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思想状况,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献纳侍彤墀:诗人描述自己的经历,十年间在皇帝身边侍奉,暗示对权力中心的接近。
  • 鸿渐闲思见羽仪:诗人内心渴望高远理想,然而身处的环境却使得这种理想难以实现。
  • 先哲所焚惟疏草:古代贤人的思想和智慧被忽视,象征着传统的智慧被遗忘。
  • 不留谠论后人知:后人无法理解这些真理,表达了对当下社会的失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个人经历与古代贤人智慧的对比,强调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 象征:鸿鹄象征志向,疏草象征被遗忘的智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对传统智慧的追思,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彤墀:象征权力与地位。
  • 鸿渐:象征高远的理想。
  • 羽仪:象征高尚的理想与追求。
  • 疏草:象征被遗忘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年献纳侍彤墀”中的“彤墀”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阶梯
    • B. 皇帝的宫殿
    • C. 诗人的故乡
  2. “鸿渐”象征什么?

    • A. 忧伤
    • B. 志向高远
    • C. 财富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重的《偶书》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黄重更侧重于对古代智慧的追思,而李白则强调了享受当下的态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晴东园晚步二首 赠写真刘敏叔秀才二首 其一 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享七景·意山 次出门韵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霞牖 小集食藕极嫩 舟过安仁五首 晚皈再度西桥四首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茶灶 清明雨寒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矮的词语有哪些 初开头的成语 掇菁撷华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兀字旁的字 闲开头的成语 女字旁的字 祥芝 聊以塞责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石字旁的字 上行 看摊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衣字旁的字 庄舄越吟 骐驎竭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横眉瞪眼 反犬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