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0:1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0:19:04
火后借居君子亭书事四绝呈粹翁
入山从此不须深,君子亭中人不寻。
青竹短篱园昼静,梅花两树照春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山中隐居的心情,表示今后不必再深入山林,君子亭中并没有人来打扰。青竹围绕着短篱笆的园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两株梅花在春天的阴影中绽放,显得格外动人。
“君子亭”可能暗指古代文人雅士所建的亭子,寓意高洁的品德和隐逸的生活。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坚韧和高洁,尤其在严冬中绽放,寓意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彦修,号澄江,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曾任职于官方,后归隐山林,追求自然与自由。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隐居后,通过描绘君子亭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珍惜与对世俗喧嚣的疏离。
这首诗简洁而意境深远,开头两句“入山从此不须深,君子亭中人不寻”明确表达了作者隐居的决心与心态。在这个偏僻的亭子里,作者追求的是一种清净与远离尘嚣的生活。接下来的描绘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展现出这份宁静的美好。青竹与短篱的搭配,勾勒出一个静谧的园子,给人以恬淡之感。梅花的意象更是让人联想到坚韧与高洁,象征着人们在逆境中仍然能够绽放出生命的美丽。整首诗在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清高与孤独。
诗词测试:
诗中“君子亭”象征什么?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包括哪些元素?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