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5-07 07:27:08

诗句

去年披雾识儒先,欲拜萱堂未敢前。

卢壶要传纱缦业,玉裒忽废蓼莪篇。

秀眉隔梦黄垆里,落日驱风丹旐边。

佛子归真定何处,空令苦泪涨黄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7:08

原文展示:

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

去年披雾识儒先,
欲拜萱堂未敢前。
卢壶要传纱缦业,
玉裒忽废蓼莪篇。
秀眉隔梦黄垆里,
落日驱风丹旐边。
佛子归真定何处,
空令苦泪涨黄泉。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在朦胧的雾中认识了儒士,
想要拜访母亲的堂前,却不敢前行。
卢壶希望能够传授纱缦的工艺,
而玉裒却突然废弃了《蓼莪》的篇章。
秀美的眉梢在梦中隔着黄垆,
落日驱散了风,丹旐在边上飘动。
佛子归真究竟要去何方,
只让苦泪在黄泉中涌动。

注释:

  • 披雾:披开雾霭,形容在迷雾中辨认事物。
  • 萱堂:用萱草装饰的堂屋,象征母亲的住所。
  • 卢壶:指古代学者或仕子,传说中能传授技艺的人。
  • 纱缦:指纺织品,可能指某种技艺或职业。
  • 玉裒:古代的文人,象征才华横溢。
  • 蓼莪:古诗《蓼莪》讲述母亲的爱与思念。
  • 黄垆:黄土制成的酒坛,象征酒文化。
  • 丹旐:红色的旗帜,寓意尊贵。
  • 佛子:指追求真理的人。
  • 黄泉:古代传说中死者的归宿,象征死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仲明,号白沙,宋代文学家,以诗词和散文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生活于南宋时期,曾任官职,后隐居于山水之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悼念陈与义的母亲而作,以深切的情感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哀痛。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无常。

诗歌鉴赏:

《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是一首充满哀思的悼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开头的“去年披雾识儒先”以朦胧的景象引入,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接着,想要拜访母亲的心情被“不敢前”所阻隔,体现出对母亲离世的无奈和悲痛。

诗中提及的“卢壶”和“玉裒”,二者都是古代文人的象征,前者希望传授技艺,后者却突然放弃了《蓼莪》,暗示了对母亲的思念与失落。后面的描写则充满了梦幻色彩,秀眉隔梦的意象让人感受到对母爱的渴望与无奈。

结尾的“佛子归真定何处”更是升华了主题,质问生死与归宿,让人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展现了个人情感,又引发对生命和死亡的哲思,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披雾识儒先:去年在雾中逐渐认清了儒士的身份,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
  2. 欲拜萱堂未敢前:想要去拜访母亲的住所,却因悲痛而不敢前行。
  3. 卢壶要传纱缦业:卢壶象征着希望传授技艺的人,表达对母亲传授的怀念。
  4. 玉裒忽废蓼莪篇:玉裒放弃了《蓼莪》,象征对母亲的哀悼与失落。
  5. 秀眉隔梦黄垆里:梦中与母亲相见,表现对母亲的思念。
  6. 落日驱风丹旐边:落日西沉,风渐渐平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7. 佛子归真定何处:追求真理的人生存于何处,探讨生命的意义。
  8. 空令苦泪涨黄泉:只让悲伤的泪水流向黄泉,表达对生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母亲的住所比作“萱堂”,用意象表现母爱的象征。
  • 拟人:将“佛子”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字句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以及对生死无常的思考。母爱如山,诗中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令读者感同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萱堂:象征母亲的爱与温暖。
  • 卢壶、玉裒:象征文人、才子,对母亲的追思。
  • 黄垆:象征酒文化,暗示对往事的回忆。
  • 黄泉:象征死亡与归宿,增加了悲伤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披雾”主要是指什么?

    • A. 行走于夜间
    • B. 认识儒士
    • C. 拜访母亲
  2. “佛子归真定何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母亲的追忆
    • B. 对人生的思考
    • C. 对未来的期待
  3. “萱堂”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富丽堂皇
    • B. 母亲的住所
    • C. 朋友的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丽人行》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
  • 白居易《长恨歌》:探讨爱情与生死,情感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值得我们反复品读和深思。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 南山送客席上次明甫韵 春雨 送黄龙取经化士 清平乐(春晚) 次韵叶观文再赋游灵源桃花二洞之作 寄题芜湖韦深道所居二首 其一 寄傲轩 邵旸叔用寒字韵作诗见贻复次韵答之 次韵仲辅山中之作 再用硕夫韵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斩剐 湘语 包含搦的词语有哪些 游幸 污言浊语 实心眼 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 延入 业字旁的字 临机制变 法网 镸字旁的字 痛彻心腑 匸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见笑大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