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汎舟南湖因遍游近港坐间书客所携四扇 其三》

时间: 2025-05-07 06:47:31

诗句

先须放棹绕湖游,倒看行云水底浮。

客去莫归朝市说,引渠无意作公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7:31

原文展示:

春日汎舟南湖因遍游近港坐间书客所携四扇 其三
——张镃

先须放棹绕湖游,倒看行云水底浮。
客去莫归朝市说,引渠无意作公侯。

白话文翻译:

首先要放下船桨,绕湖而游,倒映着行云在水底浮动。
客人离去后,不要再去朝市谈论,引渠本无意于做个公侯。

注释:

  • 汎舟:泛舟,指乘船游玩。
  • 南湖:指的是南边的湖泊。
  • 倒看:指水面反射,仿佛在“看”水底的景象。
  • 行云:飘动的云彩。
  • 引渠:引水的渠道,这里比喻追求名利的道路。
  • 公侯:指高位权贵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恭,号白石,南宋诗人,工诗文。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作者在南湖泛舟时的悠闲心境,抒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官场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日的湖面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开头两句“先须放棹绕湖游,倒看行云水底浮”,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日,诗人放下桨,随船绕湖游,水面上行云的倒影,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美好。

后两句“客去莫归朝市说,引渠无意作公侯”则转向对俗世的思考,表达出诗人对朝市的排斥和对名利的无所谓。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突显出自然游玩的轻松与朝市中尔虞我诈的沉重,表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名利的超然态度,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先须放棹绕湖游”:强调放下身心的束缚,享受自然的乐趣。
  2. “倒看行云水底浮”:描绘水面如镜,行云在水中浮动的美丽场景,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3. “客去莫归朝市说”:表达了对世俗交往的冷淡,认为与其回到朝市,不如享受当下的宁静。
  4. “引渠无意作公侯”:表明诗人对名利的放弃,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的自由与真实。

修辞手法

  • 比喻:水面倒影比作行云,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隐喻:通过“引渠”隐喻对名利的拒绝。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表达出一种追求内心自由的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宁静和自由。
  • 行云:象征着变化和无常。
  • :代表着人生的旅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放棹”指的是什么?

    • A. 划船
    • B. 放下船桨
    • C. 游泳
    • D. 漂流
  2. “引渠无意作公侯”中“公侯”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官位
    • C. 诗人
    • D. 漫游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
  • 《鹿柴》——王维

诗词对比

  • 张镃的《春日汎舟南湖因遍游近港坐间书客所携四扇 其三》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思考,但王维的诗更注重景物的细腻刻画,而张镃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的情感与对名利的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驾石鼓辞 邯郸美人二首 老奴 钟山诗 宫词(十二首) 题月山公九马图手卷为任伯温赋 吴农谣 五湖游 庐山瀑布谣 胭脂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捉刀人 石字旁的字 惜字如金 亲辱 绞丝旁的字 把开头的成语 祑磈 酒囊饭包 户字头的字 余燎 海岱清士 手民 提土旁的字 暗藏 口字旁的字 兴致索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