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9:59
致政承奉卢君挽词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泮小桥门识太平,
归来霜鬓老柴荆。
淹中学邃方成传,
谷口名高岂待卿。
黄壤无情埋玉树,
青衫有道胜金籯。
襄阳耆旧今萧索,
惟有松风到晚清。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卢君的怀念和哀悼。诗中提到的小桥和门是一个太平盛世的象征,而回到这里的诗人却已是白发苍苍,生活在柴荆之中。淹中学问深邃,传说中的成就却不需要他来证明。即使在名声显赫的地方,埋藏于黄土中的树木依然无情;而一个有道之人如同青衫,价值远胜于黄金。襄阳的老一辈人如今都已凋零,唯有松风在寂静的晚秋中轻轻吹拂。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梅溪,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挽词是为了悼念卢君而作,反映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历史的思考。
《致政承奉卢君挽词》不仅是一首悼亡诗,更是对生命、友情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全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展现了诗人从繁华到衰落的感慨。泮小桥门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而霜鬓和柴荆则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迁。诗中的“淹中学邃”暗示了知识与学问的重要性,然而在生死面前,这些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黄土无情地埋葬了曾经的辉煌,只有松风依旧,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不变。
诗人用“青衫有道胜金籯”来强调道德与学问的价值,反映了他对文化人的尊重和推崇。整首诗在哀悼中透出一种哲思,表现了对人世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接受,给人以启示与思考。
整首诗在哀悼卢君的同时,反映了对人生无常、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强调道德与知识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旧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索。
诗中的“泮小桥门”象征什么?
a) 繁华的都市
b) 和平与安宁的时光
c) 贫困与凋零
“青衫有道胜金籯”表达了什么样的观念?
a) 财富最重要
b) 道德与知识更有价值
c) 生活的痛苦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朋友的怀念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自然的赞美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范成大的诗更显沉重与思索,李白则更侧重于豪放与及时行乐。两者呈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