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遇·之七》

时间: 2025-07-26 19:47:40

诗句

白日每不归。

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

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

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

谁识巢居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47:40

原文展示: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白话文翻译:

白天总是不再归来,阳光已渐渐西沉。
我在茫然中思索着什么,躺在林中,遥望无尽的过去。
繁花似乎在时光中凋零,杜鹃悲鸣刺耳。
古老的荒野早已衰败,谁又能识别那栖息的巢穴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日:白天,阳光明媚的日子。
  • 青阳:指阳光,青色的阳光象征着生机。
  • 茫茫:形容广阔而无边无际,心中迷惘。
  • 无始:没有开始,表示时间久远或事物的渊源。
  • 众芳:众多的花朵,象征美好的事物。
  • :指凋零、凋谢。
  • 时晦:时光渐渐消逝。
  • 鸿荒:古老的荒野,表示一种古老的、衰败的状态。
  • 巢居子:巢穴中的小鸟,隐喻对家园的思念。

典故解析:

  • 杜鹃:在古代文学中,杜鹃常被视为悲鸣的象征,代表失去或离别的情感。
  • 鸿荒:文人常用"鸿荒"来形容古老的历史,给人以沧桑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唐代初期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气势磅礴、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抒发孤独与思乡之情。陈子昂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感遇”系列诗作是陈子昂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写的,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这首诗创作于他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以及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感遇·之七》以其浓厚的抒情性和深邃的哲思引人入胜。开篇便以“白日每不归”引入,似乎在表达一种失落感,白天的消逝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在“茫茫吾何思”中,诗人表现出一份迷惘和思考,似乎在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林中卧观无始,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诗人想要在自然中寻找一种永恒,但却发现万物皆在时光中凋零。

“众芳委时晦”一语,暗示了美好事物的逝去,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奈。杜鹃的悲鸣,似乎在为世间的悲凉而哀鸣,增强了整首诗的悲伤气氛。最后的“鸿荒古已颓”则是对历史沧桑的感叹,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惆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陈子昂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诗中对自然的观察与内心的思考交相辉映,使得整首诗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日每不归:白天总是不再回归,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2. 青阳时暮矣:阳光渐渐西沉,象征生命的衰退,时间的无情。
  3. 茫茫吾何思:在广阔的天地间,心中感到迷惘,不知所思。
  4. 林卧观无始:躺在林中,遥望无尽的过去,感慨万千。
  5. 众芳委时晦:繁花在时光中凋零,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
  6. 鶗鴂鸣悲耳:杜鹃的悲鸣让人感到悲伤,增强情感的表达。
  7. 鸿荒古已颓:古老的荒野早已衰败,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
  8. 谁识巢居子:谁能识别那栖息的小鸟,表达对家园的思念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日”与人生的短暂相联系,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拟人:杜鹃鸣叫被赋予悲伤的情感,使得自然界与人类情感相呼应。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在细腻的意象中得以体现,展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日:象征希望与生机,代表着生命的活力。
  • 青阳:象征着青春与生命的光辉。
  • 众芳:象征着美好与繁华。
  • 鶗鴂:象征着哀伤与失落。
  • 鸿荒: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社会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日每不归”中的“白日”指的是什么? A. 夜晚
    B. 白天
    C. 灯光

  2. “众芳委时晦”中的“众芳”指的是什么? A. 许多花朵
    B. 人
    C. 动物

  3. 诗中提到的“鸿荒”代表什么? A. 繁华
    B. 未来
    C. 古老的荒野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将进酒》陈子昂《感遇·之七》的对比:
李白的诗以豪放激昂、畅快淋漓为主,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与无畏,而陈子昂的《感遇》则更多体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情感基调显得更为沉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读陈杨二友七律唱和诗四首 其四 秋兴八首 其五 游惠山寺次秦方伯韵 送广信山长赵然明 游侠篇 其二 谢布衣榛 其三 寄石潭二绝 其二 谷日同敬美携榼访家元驭因饮元驭园亭 其一 题王元章梅竹卷次祝鸣和 发清湘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卝字旁的字 学如逆水行舟 点石为金 鹿字旁的字 东厕 煞后 生字旁的字 包含渤的词语有哪些 云珠 酒虎诗龙 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近水惜水 口字旁的字 班香宋艳 胸中十万兵 喜眉笑眼 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