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4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48:12
感遇·之十二
作者: 陈子昂 〔唐代〕
呦呦南山鹿,
罹罟以媒和。
招摇青桂树,
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
荣耀纷如何。
怨憎未相复,
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
玉杯殒双蛾。
谁见枯城蘖,
青青成斧柯。
在南山里,鹿儿悠然自得,
却遭到网罗的困扰。
青翠的桂树在风中摇曳,
即使是幽静的虫子也成为了目标。
世俗的情感多是近乎习惯,
荣华富贵又有什么意义呢?
怨恨与憎恶无法再相复,
亲密的关系却往往带来祸患。
瑶台上的巧笑已然倾斜,
酒杯中的美酒也已泪流满面。
谁还见到那枯萎的城池,
如今已然变成了斧头材料。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喈,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雄浑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大多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感遇》系列诗作是陈子昂在经历了个人失意和社会动荡后,感受到人生无常与社会冷漠的反映,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该诗通过描绘鹿儿与南山的景象,引出对世俗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开篇的“呦呦南山鹿”就营造了一种悠闲的氛围,然而接下来的“罹罟以媒和”则迅速转折,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奈。诗中反复出现的亲情与友情的矛盾,表明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
在对比中,诗人探讨了荣华与痛苦的关系,表现了对虚名与实际的思辨。最后的“青青成斧柯”则是对生命的无情和无常的感慨,尖锐地揭示了人们在追逐名利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真正珍贵的东西。全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出陈子昂卓越的诗才与深刻的社会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世俗生活的无奈以及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传达出一种哲学的深度与情感的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呦呦南山鹿”中“呦呦”指的是什么?
诗中“世情甘近习”的意思是?
“青青成斧柯”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面对人生无常与世俗繁华时的不同态度与表现手法。李白的豪放与陈子昂的沉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