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遇·之十一》

时间: 2025-05-07 07:32:37

诗句

吾爱鬼谷子。

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

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

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

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

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

空与麋鹿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2:37

原文展示:

感遇·之十一
作者: 陈子昂 〔唐代〕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白话文翻译:

我喜爱鬼谷子,他的思想如青溪般清澈,没有污浊的气息。
他掌握了治国的道理,却将自己的身躯遗留在白云之中。
七雄正在争斗,天下已经久没有明君。
浮华的荣耀不值得珍惜,应当遵循隐蔽和谦虚的文风。
舒展自如,可以包容整个宇宙,然而却是卷起的,不满一分。
难道仅仅是山木的长寿?空与麋鹿为群。

注释:

  • 鬼谷子:指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著有《鬼谷子》一书,主张兵法和治国之道。
  • 青溪:指清澈的溪水,象征纯净。
  • 囊括:包罗、包含。
  • 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国,即齐、楚、燕、韩、赵、魏、秦。
  • 浮荣:浮华的荣誉。
  • 遵养晦:强调低调隐忍,积蓄力量。
  • 岂徒:难道仅仅是。
  • 麋鹿群:指生活在山林间的动物,象征自然的宁静和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苦闷。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志向与对社会的感慨,具有强烈的个性与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感遇·之十一》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陈子昂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借古人之道自勉,反映出他对治国理政的深刻理解与对当时政局的不满。

诗歌鉴赏:

《感遇·之十一》是陈子昂在深思熟虑后所作,诗中流露出对古代贤者鬼谷子的崇敬与对当前社会的忧虑。开篇便以“吾爱鬼谷子”直接表明对古圣哲的仰慕,接着用“青溪无垢氛”描绘出其思想的清明与高洁,显示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在中间部分,诗人提及“七雄方龙斗”,描绘了当时战国的纷争与无君的局面,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忧伤。浮华的荣誉在诗人眼中毫无价值,强调谦虚隐忍的重要,这种思想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最后几句“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则表现出诗人对长寿与归隐生活的思考,质疑人生的意义,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厌倦。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哲思,兼具历史感与个人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爱鬼谷子:表达了对古代思想家的崇拜与向往。
  2. 青溪无垢氛:比喻其思想的清净、无污染。
  3. 囊括经世道:指出鬼谷子掌握治国理政的道理。
  4. 遗身在白云:体现出他的隐逸与超脱。
  5. 七雄方龙斗:描述当时战国时期的纷争。
  6. 天下久无君:表达对政治混乱的无奈与忧虑。
  7. 浮荣不足贵:强调浮华的荣誉不值得珍惜。
  8. 遵养晦时文:提倡隐忍与低调的处世态度。
  9. 舒可弥宇宙:展现出一种包容与开阔的胸怀。
  10. 卷之不盈分: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11. 岂徒山木寿:质疑长寿与人生意义。
  12. 空与麋鹿群:向往自然与自由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溪无垢氛”比喻清明思想。
  • 对仗:如“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贤者的追思与对当下社会的批判,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思考,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失望,透露出一种深刻的历史责任感与个人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鬼谷子:象征智慧与高深的哲理。
  • 青溪:代表纯洁、高尚的理想。
  • 七雄:象征纷争与乱世。
  • 浮荣:代表虚无的名利。
  • 麋鹿群:象征自由与自然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哪位思想家是诗中提到的“鬼谷子”?

    • A. 孟子
    • B. 荀子
    • C. 老子
    • D. 鬼谷子
  2. “七雄”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的七个强国?

    • A. 三国
    • B. 战国
    • C. 五代
    • D. 隋唐
  3. 诗中表达的对浮华荣誉的态度是:

    • A. 崇拜
    • B. 不屑
    • C. 向往
    • D. 渴求

答案:

  1. D. 鬼谷子
  2. B. 战国
  3. B. 不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思。
  • 杜甫的《春望》:反映出社会动荡与个人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感遇·之十一》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主题上都表现出个体对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显洒脱,陈子昂则更加沉思与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陈子昂诗文鉴赏》

相关查询

点绛唇 点绛唇·代人寿鄱阳姜伯彰七十 点绛唇 点绛唇 舟行秋望 点绛唇 闲愁 点绛唇 点绛唇 赠妓 点绛唇 进萝客舍 点绛唇 秋夜横泖旅窗听雨,有怀故园 点绛唇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防腐剂 鼻字旁的字 讹未 另眼看承 视若路人 采字头的字 家子 白云青舍 鼓字旁的字 罗钳吉网 雠姤 一卧不起 戈字旁的字 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春树暮云 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