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2:24
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
作者:欧阳修
子美忽已死,圣俞舍吾南。
嗟吾譬驰车,而失左右骖。
勍敌尝压垒,羸兵当戒严。
凡人贵勉强,惰逸易安恬。
吾既苦多病,交朋复凋歼。
篇章久不作,意思如胶粘。
良田失持耕,草莽废锄芟。
美井不日汲,何由发涛甘。
偶开梅氏篇,不觉日挂檐。
乃知文字乐,愈久益无厌。
吾尝哀世人,声利竞争贪。
哇咬聋两耳,死不享韶咸。
而幸知此乐,又常深讨探。
今官得闲散,舍此欲奚耽。
顽庸须警策,赖子发其箝。
整首诗的翻译:
子美(杜甫)忽然去世,圣俞(李白)也离我而去。
我叹息自己就像一辆奔驰的车,失去了两侧的骏马。
强敌曾经围攻我,疲弱的士兵要时刻警惕。
一般人重视的都是勉强自己,懒惰和安逸让人变得安于现状。
我本就因病痛而苦,朋友的交往也渐渐减少。
很久没有写作,思绪如同粘胶一样难以流畅。
良田失去了耕作,荒草丛生无人锄耕。
美好的水井不常汲取,何以饮用甘甜的泉水。
偶然翻开梅氏的诗篇,不觉日子就这样挂在屋檐下。
这才知道文字的乐趣,愈久愈是让人无厌。
我曾经感叹世人,声名和利益之间的贪婪。
如同哇咬聋了耳朵,死也不能享受美好的韶乐。
但幸好我知道这种乐趣,常常深入研究和探讨。
如今官职得以闲散,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可以沉迷?
愚钝的庸人需要警惕,依赖他人的指导以解开桎梏。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高雅著称,善于捕捉细腻的情感和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欧阳修在仕途上的闲暇时期,感慨于诗词的乐趣与世人的贪婪之间的对比。诗中提到的杜甫与李白,代表了诗词的高峰,欧阳修以此作为对自己创作的反思和激励。
欧阳修的《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哲思的诗作。诗中以杜甫与李白的逝去为引子,表达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开篇即以对已故诗人的哀思引出,表明了诗人对文学的珍视与对友人的思念。
通过“驰车失左右骖”的比喻,诗人感到自己的创作和生活失去方向,面临着内心的焦虑。接下来,诗人深刻反思了人的惰性与安逸,指出在面对竞争与生活的压力时,许多人选择了放弃奋斗。
欧阳修还提到了自己因病痛和朋友的离去而感到的孤独与无奈。在“篇章久不作,意思如胶粘”的自述中,诗人坦诚面对写作的困难与内心的挣扎。通过对美井与良田的描绘,表现出对生活美好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人感慨文字的乐趣,强调了在闲散状态下对文学的探讨和追求。整首诗既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又有对文学的热情追求,体现了欧阳修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全诗通过对文学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诗歌的珍视以及对世人追名逐利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传递出对自我的警醒与对文学的执着。
诗中提到的“子美”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人用什么比喻来形容自己的孤独?
诗中提到“良田失持耕”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