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3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34:09
客路逢寒食,花山不见花。归心随北鴈,先向洛阳家。
在旅途中正值寒食节,花山上却看不到花。心中思归如同北迁的大雁,首先飞向洛阳的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宋代文学有深远影响。欧阳修的诗风清丽自然,情感真挚,善于描绘生活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花山寒食》作于欧阳修的旅途中,正值寒食节,感受到节日的氛围与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花山寒食》是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对寒食节的描写,勾勒出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故乡深切的思念。诗的开头“客路逢寒食”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寒食节是一个与故乡、亲情密切相关的节日,让人容易产生依恋之情。接着“花山不见花”,则是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对比,花山本应是繁花似锦的景象,但在诗人眼中却是空旷的,反映出他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现实的落差。
“归心随北鴈”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渴望回家的心情,如同北迁的大雁,内心的急切情感跃然纸上。这种借物抒情的手法,使得情感更加饱满且具象。最后一句“先向洛阳家”则明确了归属,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向往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结构简练,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那种深沉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体现了人们对亲情、故土的依恋和渴望,折射出普遍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花山寒食》的作者是谁?
“归心随北鴈”中“北鴈”象征着什么?
寒食节的起源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望》与《花山寒食》同样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中更多地反映了国家动荡带来的忧虑,而欧阳修则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柔和。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深厚的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