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临武雷令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7:02:34

诗句

诏举循良吏,时资抚字功。

人情平易看,治道古今同。

绿野新耕盛,潢池旧习空。

便应君课最,名姓御屏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2:34

原文展示:

送临武雷令 其一 张栻 〔宋代〕

诏举循良吏,时资抚字功。 人情平易看,治道古今同。 绿野新耕盛,潢池旧习空。 便应君课最,名姓御屏中。

白话文翻译:

朝廷选拔贤良的官员,需要他们安抚百姓的功绩。 人心的平易近处容易观察,治理之道古今都是相同的。 绿色的田野上新耕作盛行,旧有的陋习已经消失。 你应该在考核中名列前茅,你的名字将被记录在御屏之中。

注释:

  • 诏举:朝廷选拔。
  • 循良吏:贤良的官员。
  • 抚字功:安抚百姓的功绩。
  • 人情:人心的状态。
  • 平易看:容易观察。
  • 治道:治理之道。
  • 绿野:绿色的田野。
  • 新耕盛:新耕作盛行。
  • 潢池:旧有的陋习。
  • 旧习空:旧有的陋习已经消失。
  • 君课最:在考核中名列前茅。
  • 名姓御屏中:名字将被记录在御屏之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此诗是张栻送别临武雷令的作品,表达了对雷令治理能力的赞赏和对他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临武雷令即将离任时所作,张栻通过诗歌表达了对雷令治理成果的肯定,以及对他未来仕途的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雷令治理成果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贤良官员的赞赏和对良好治理的向往。诗中“人情平易看,治道古今同”一句,强调了治理之道的普遍性和恒久性,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儒家治国理念的坚持。而“绿野新耕盛,潢池旧习空”则具体描绘了雷令治理下的社会景象,新耕作的盛行和旧陋习的消失,象征着社会的进步和秩序的重建。最后两句“便应君课最,名姓御屏中”则是对雷令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考核中脱颖而出,名垂青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诏举循良吏,时资抚字功。”:朝廷选拔贤良的官员,需要他们安抚百姓的功绩。
  2. “人情平易看,治道古今同。”:人心的平易近处容易观察,治理之道古今都是相同的。
  3. “绿野新耕盛,潢池旧习空。”:绿色的田野上新耕作盛行,旧有的陋习已经消失。
  4. “便应君课最,名姓御屏中。”:你应该在考核中名列前茅,你的名字将被记录在御屏之中。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人情平易看,治道古今同”,“绿野新耕盛,潢池旧习空”,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比喻:“绿野新耕盛”比喻社会的新气象,“潢池旧习空”比喻旧陋习的消失。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贤良官员的治理成果,并对其未来仕途表示祝愿。通过对比新旧社会景象,强调了良好治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野: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新耕盛:象征着社会的进步和秩序的重建。
  • 潢池旧习空:象征着旧陋习的消失和社会的净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野新耕盛”象征着什么? A. 社会的退步 B. 社会的进步和秩序的重建 C. 旧陋习的保留 答案:B

  2. 作者通过“人情平易看,治道古今同”想要表达什么? A. 治理之道的不变性 B. 人心的复杂性 C. 治理之道的变化性 答案:A

  3. 诗的最后两句“便应君课最,名姓御屏中”是对谁的祝愿? A. 作者自己 B. 临武雷令 C. 其他官员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体现了儒家治国理念和对贤良官员的赞赏。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虽然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社会秩序和治理的关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张栻全集》:收录了张栻的全部作品,是研究张栻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端午日张园分题 渡河有感 菩萨蛮(腊梅) 病中放言五首 水调歌头(寄陆务观) 减字木兰花(次韵赵倅) 鹧鸪天(九日双溪楼) 南乡子(龙眼未闻有诗词者,戏为赋之) 送江汶川入秦次张晴岚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电视塔 痴云騃雨 罪责难逃 包含骗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鳞次栉比 躁狷 收齿 韦字旁的字 凛不可犯 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用贤任能 无足重轻 笺藤 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