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1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15:54
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
作者:秦观 〔宋代〕
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
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飔。
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
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
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今夜在这个时节见到师师,她的双颊因饮酒而显得红润。
微微卷起的窗帘外,微弱的灯光照耀着,露珠在烟雾中缭绕,带来一丝凉意。
她的发髻随意地抛下,依偎在我身边不愿起身,泪水伴随着新词轻声吟唱。
谁料到美好的时光竟如此参差不齐,愁绪在心中暗暗缠绕。
想必那美妙的舞蹈与清丽的歌声已经停止,但依旧对着秋色感到惆怅。
唯有那画楼,曾经的明月,照亮了我们的相思。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苏州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其词风清丽而婉约,擅长抒写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作于秦观早期,正值其情感生活的高峰期。诗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爱人的思念,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爱情的细腻感受。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浪漫而又略显惆怅的夜晚。在这里,秦观通过对“师师”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爱人的深情厚谊。词的开篇便交代了时间和人物,营造出一种温馨而亲密的氛围。红润的双颊、微卷的帘子和微弱的灯光,构成了一个温暖而又梦幻的场景。随着词句的推进,愁绪逐渐浮现,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珍惜。
词中“簪髻乱抛,偎人不起”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爱人在夜晚的慵懒与依恋,展现了爱情中的柔情与依赖。而“佳期谁料久参差”则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无奈结合,深刻反映了人们在爱情面前的复杂心情。
整首词既有对现实的感慨,又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使得读者在欣赏中不禁产生共鸣。最后一句“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借助明月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无奈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主要表现了对爱情的珍惜与对美好时光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爱情的甜蜜与内心的惆怅,反映出人们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奈与思念。
诗词测试:
诗中“佳期谁料久参差”想表达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C. 对爱情的信心
答案:B
“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中的“明月”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思念
C. 朋友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