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8:24
邻曲无还往,何由有别情。惟应小窗月,长记读书声。
这首诗的意思是:邻居的歌声已经不再回响,那我又怎么能感受到别离的情感呢?唯有小窗外的明月,长久地记得我读书时的声音。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月”常常象征思乡和孤独,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诗人通过月亮与读书声的结合,表达了在离别时的思念和对知识的热爱。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诗人,字季真,号天池,晚号野泉。刘克庄以其清新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和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刘克庄移居他乡之际,内心充满了对故乡和邻里的眷恋之情。该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知识的追求。
《移居二首》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邻里情谊的留恋和对读书生活的怀念。首句“邻曲无还往”直接点明了隔离的状态,邻居的歌声不再回响,暗示了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情感的疏离。接着,诗人用“何由有别情”提出疑问,反映出内心的孤寂和对离别情感的思考。
后两句“惟应小窗月,长记读书声”则转向对过去的追忆。小窗外的明月不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情感的寄托,照亮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记忆。读书声则象征着追求知识的热情和心灵的宁静,这一声音似乎在寂静中愈发清晰,成为诗人最珍贵的回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构思精巧,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思索。通过对声音和月光的描绘,诗人塑造出一种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坚韧,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邻里情谊的怀念、对生活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知识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邻曲无还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欢喜 c) 愤怒 d) 忧伤
“小窗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亲情 b) 思念 c) 财富 d) 权力
诗人对读书的态度是? a) 厌恶 b) 不在乎 c) 热爱 d) 疏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