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8:38
次韵和求仁不赴照碧堂会呈无愧之作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政成欢诵沸田莱,留钥雍容更上才。
缭郭平湖从昔好,倚天朱槛为谁开。
曳裾况是他年旧,倒载何妨尽日陪。
自有登高能赋客,可容清坐咏南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政务成功后,欢快地吟诵着田园诗,心中感到十分满足。诗人希望他能继续在文采上有所成就,保持雍容华贵的气质。昔日的平湖美景依然可见,朱红色的栏杆又为谁而敞开呢?即使往年旧友相聚,我也愿意陪伴到天荒地老。只要高人能来赋诗,我愿意静坐在南台,吟咏清风明月。
晁补之,字允和,号茂卿,北宋时期的诗人,因其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内容丰富多样而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文关怀,常以田园、山水为题材,体现出一种洒脱与淡然的生活态度。
此诗创作于宋代,可能是作者在某次聚会或文人集会上,感受到友人的热情与政治上的成就,因而写下此作。诗中对友谊、自然的歌颂,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理想与生活的乐趣。
晁补之的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的开头提到“政成欢诵沸田莱”,显示出诗人对政治局势稳定的欢欣与自信,接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安逸的生活态度。诗中多次提到的“朱槛”、“平湖”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仿佛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美丽的环境中,悠然自得地吟咏。
在情感上,诗人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曳裾况是他年旧”,让人感受到人间真情的温暖。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愿意为有才之士提供一个清静的环境,在南台吟咏,体现出一种宽容与大度的胸怀。整首诗既有对成功的喜悦,也有对友谊的珍惜,形成了一种和谐而美好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政治成功的庆祝、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人通过对美好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追求。
诗中提到“政成欢诵沸田莱”,这里的“政成”指什么?
A. 政事成功
B. 政治斗争
C. 政治腐败
D. 政治失利
“倚天朱槛为谁开”中“朱槛”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美丽的景色
C. 诗人的心情
D. 政治环境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对自然的渴望
B. 对友谊的珍惜
C. 对政治的失望
D. 对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