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3:08
李公素誉压朝端,曾泝龙门鬣未干。
虽愧彭宣惟赐食,未惭贡禹亦弹冠。
李公的德行和声誉在朝廷上无人可比,他曾在龙门前洗去鬣毛,展现英勇。虽然我对彭宣的厚待感到羞愧,但对贡禹的弹冠之事却并不感到惭愧。
晁补之(1053-1125),字公谦,号惭愧,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内容多描写山水田园,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作于晁补之与两位诗人苏轼、苏辙的交流中,反映了当时文人雅集的风尚和对名士的崇敬。
这首诗通过对李公声誉的赞美,展现了晁补之对文人精神的追求。首句提到“李公素誉压朝端”,即李白的声誉高于朝廷众人,显示出他的伟大与独特。接着“泝龙门鬣未干”则暗指李白的豪放与英勇,意在展现一个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而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省,虽然对彭宣的再三厚待感到愧疚,但对贡禹的高洁不以为意,表现出一种自信与不屈的态度。整首诗既有对他人的赞美,也有自我审视,体现出诗人对文人风范的追求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伟大人物的崇敬,对文人精神的追求,以及在自省中展现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李公素誉压朝端中的“李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龙门”象征着什么?
“虽愧彭宣惟赐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