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泊舟会川县宰亓暄岩》

时间: 2025-04-26 03:40:53

诗句

此地不知谁作宰,即知欲访恐生嗔。

多君官久情如旧,陌路犹能识故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0:53

泊舟会川县宰亓暄岩

原文展示:

此地不知谁作宰,即知欲访恐生嗔。
多君官久情如旧,陌路犹能识故人。

白话文翻译:

这地方不知道是谁做的官,若是想去拜访,恐怕会惹人生气。
可是你我之间的情谊已经很久了,即使在陌生的路上,仍然能认出彼此。

注释:

  • :宰相、官员。这里指地方官。
  • :生气、发怒。
  • :对人的尊称,这里指朋友或熟悉的人。
  • :旧情、老朋友。
  • 陌路:陌生的道路,形容不熟悉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田霢(约1685-1755),字梦圭,号青山,清代诗人,出生于湖南。田霢以其清新优雅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作品多以山水为题材,反映了他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田霢游览会川县时,表达了他在陌生环境中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官场交往的微妙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宰”的提及,引入了对官场关系的思考。诗人以“此地不知谁作宰”开头,表达了对陌生环境的无奈和对官场人物的陌生感,暗示了官场人情的复杂与微妙。而“欲访恐生嗔”则表现了他在想要拜访朋友时的顾虑,生怕因身份差异而引起误会或不快。这种小心翼翼的态度在古代社会中并不少见,反映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多君官久情如旧”则是对过去情谊的肯定,尽管身处异地,彼此仍能在“陌路”中相识,这种情感的深厚和纯真令人感动。诗人通过两个对比的场景,展示了外在环境与内心情感之间的差异,传达出一种对真挚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展示了清代文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对友情的追求,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地不知谁作宰:表达对地方治理者的陌生感,反映出诗人对环境的无知。
  2. 即知欲访恐生嗔:揭示了诗人对人际交往的顾虑,尤其是在官场中可能引起的误解。
  3. 多君官久情如旧:强调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尽管时间和空间改变了环境。
  4. 陌路犹能识故人:表现出即使在陌生的环境中,真正的友情依然能够穿越一切障碍。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陌生环境与故人情谊的对比,突出了友情的珍贵。
  • 隐喻:用“宰”隐喻官场的复杂关系,反映了人际交往的微妙。
  • 提问:通过“欲访恐生嗔”体现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担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与友谊的珍贵,强调了在陌生环境中,真挚的情感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意象分析:

  • :象征权力与地位,反映出诗人对官场复杂关系的感慨。
  • 陌路:象征着人生旅途的变迁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故人:象征着真挚的友谊和情感的纽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宰”指的是什么?

    • A. 地方官
    • B. 皇帝
    • C. 诗人自己
    • D. 农民
  2. 诗人对友谊的态度是:

    • A. 不在乎
    • B. 珍视
    • C. 轻视
    • D. 忘记
  3. “陌路犹能识故人”表达了什么?

    • A. 不认识
    • B. 依然能够认出
    • C. 过去的情谊已经消失
    •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背景是送别,情感更加浓烈。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理想的人际关系和避世的思想,反映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田霢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天吟 训世孝弟诗十首 其二 代简谢朱殿直赠长韵诗 又一绝 年老逢春十三首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听琴 龙门石楼看伊川 欢物吟 土木偶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定谋贵决 小字头的字 雨字头的字 枕戈以待 桀虐 日中必昃,月满必亏 拖狗皮 载祀 鹤唳华亭 调结尾的成语 入宝山而空回 无所不窥 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知难而行 非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