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0:10
先生心久闲,忽作山水想。
千里嵩阳寺,探讨成孤往。
路经少室下,目极岳色上。
古意颢然宅,枕烟足偃仰。
投壶迹可寻,传会恐亦罔。
不妨曳杖至,聊复资奇赏。
昔闻王子乔,吹笙遂绝响。
兴尽君归时,记游可指掌。
这位先生心中早已闲适,忽然产生了游山玩水的想法。
远在千里之外的嵩阳寺,我孤身前去探访。
路过少室山下,目光所及尽是群山的威严。
在古老的意境中,我静卧在云烟之中,悠然自得。
投壶的痕迹依然可以找到,传承的会聚恐怕也已失落。
不妨带上拐杖前往,聊表我的奇趣赏玩。
曾听说王子乔吹笙时,音韵已经绝响。
兴致尽了,朋友归去时,可以用手指点那次游历。
作者介绍:田霢,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人生哲思。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田霢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山水的向往和对友人旅程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人文化的追忆。
《送萧侍读韩坡游嵩山》是一首充满山水情怀的送别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嵩山的秀美与悠闲的心境。开篇以“心久闲”引入,显示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随即转入对嵩阳寺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友人的关怀。诗中描写的少室山色,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表现出诗人心中对美的渴望。通过“投壶迹可寻”,诗人暗示古代文人雅集的痕迹,流露出对历史的追思与对当下的感慨。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昔闻王子乔,吹笙遂绝响”中达到高潮,王子乔的绝响象征着文化的流失与时代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文人雅集的渴望与无奈。最后一句“记游可指掌”则是对友人的寄语,期待他们的旅途能够带来美好的回忆和经历。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完美体现了清代山水诗的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怀念,揭示了文人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寺庙是哪个?
A. 少室寺
B. 嵩阳寺
C. 白马寺
D. 灵隐寺
“昔闻王子乔,吹笙遂绝响”中的“王子乔”是?
A. 诗人
B. 音乐家
C. 历史人物
D. 书法家
诗中提到的“投壶”是一种什么活动?
A. 打猎
B. 文人雅集
C. 书法
D. 游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