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2:52
南冈新路平,东岭新亭成。
岭上松万株,岭下泉一泓。
松未龙鳞老,泉曾虎迹行。
虎去岂不渴,松今岂不生。
泉无百尺绳,安见甘与清。
松无百岁人,安见千丈荣。
道人能喻道,莫使世人惊。
我来开醉眼,不似阮步兵。
南边的山冈上新修的路平坦,东边的山岭上新建的亭子也已完工。
山岭上有万株松树,山下则有一泓清泉。
松树尚未长成龙鳞般的古老,泉水则曾留下虎兽的足迹。
老虎离去难道不是因为口渴吗?松树今天难道不再生长吗?
泉水没有百尺长的绳子,怎么能见到它的甘甜与清澈呢?
松树没有百岁高龄的人,怎么能见到它千丈的荣华呢?
道人能够明白道理,不要让世人感到惊讶。
我来这里是为了开启醉眼,不同于阮步兵的沉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东皋,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清新自然,富有哲理。他的诗风受到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影响,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现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 《和真上人万松亭虎窥泉》写于梅尧臣在南方山水间的游历,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中通过松树与泉水的描写,探讨了生命的成长与智慧的领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生命、成长以及道理的思考。首联“南冈新路平,东岭新亭成”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接着,诗人通过松树与泉水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不同阶段。松树虽然年轻,但生机勃勃;泉水虽然清澈,却曾被老虎光顾,象征着生命的挑战与机遇。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泉无百尺绳,安见甘与清”来指出,若没有方法去探求,就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甘甜与清澈。松树的成长同样需要岁月的积累,暗示了生命的蓬勃与厚重,若无时间的磨砺,就无法拥有真正的荣华。
最后,诗人自称“不似阮步兵”,表达了自己的追求与理念,拒绝沉醉于表面的享乐,而是寻求更为深刻的智慧。这种对自然的欣赏与哲理的思考,使整首诗兼具了文人的旷达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生命的深刻认识与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了成长、智慧与时间的关系,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深刻的道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冈”指的是哪个方向?
A. 北边
B. 南边
C. 东边
D. 西边
“泉无百尺绳”强调了什么?
A. 没有方法就无法理解
B. 泉水不深
C. 泉水不清
D. 泉水不好喝
诗人对阮步兵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认同
C. 反对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维的诗作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梅尧臣更多探讨生命的哲理,而王维则更着重于自然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艺术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