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2:22
高陵自可眺,况复更层楼。
峨峨众山翠,活活寒溪流。
新篁未扫箨,缘险已修修。
曲道出林杪,飞宇跨城头。
春余众芳歇,子结累蔓抽。
庭空野鼠窜,日暝啼禽留。
谁知郡府趣,适有林壑幽。
主人易吾土,惟袭是瀛洲。
伊我去闾井,尔来三十秋。
昔望白云下,今从轻轩游。
在高陵上可以远眺,何况还有更高的楼阁。
高耸的山峰绿意盎然,清澈的寒溪潺潺流过。
新生的竹子尚未修剪,沿着险峻的山路已是修葺齐整。
曲折的小道穿出树林,飞架的桥梁跨越城头。
春天的残余花香已然消散,藤蔓缠绕着树木抽出新芽。
庭院空荡荡的,田野里的野鼠匆匆逃窜,黄昏时分鸟儿啼叫留恋不去。
谁知道郡府的趣味,恰好有这样的林壑幽静。
主人易于我乡土,唯有继承这片瀛洲的美景。
我自离开故乡井边,而你已来此三十个秋天。
曾经在白云之下眺望,如今在轻盈的轩阁中游玩。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梅尧臣以山水诗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任职于地方官员期间,诗中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悟,同时也隐含了对官场生活的思考。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充分展现了梅尧臣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情感。诗的开头通过“高陵自可眺,况复更层楼”引入,展现出诗人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接下来的部分,“峨峨众山翠,活活寒溪流”,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山的高耸和溪水的流动,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氛围。
诗中对春余芳香的描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随着“庭空野鼠窜,日暝啼禽留”,诗人通过庭院的空旷和鸟儿的叫声,映射出人世间的孤独。最后几句“昔望白云下,今从轻轩游”则以时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状的珍惜,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丰富,多层次地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诗人在山水之间,透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给人以深思和宁静的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登楼远眺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现状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陵”指的是什么?
A. 低洼的地方
B. 高高的山陵
C. 一栋建筑
D. 一条河流
“曲道出林杪”中,“曲道”指的是什么?
A. 直路
B. 弯曲的小路
C. 隧道
D. 河流
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热爱与珍惜
C. 忽视
D. 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梅尧臣的《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更注重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而王维则更倾向于通过意境表达内心的宁静。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