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即事一首》

时间: 2025-05-07 08:47:24

诗句

书卷交疏觉昼长,田园收薄值年荒。

老而用事独毛颖,何以解忧惟杜康。

赐帛恩深优故老,催租人至败重阳。

西风烂熳开蓉菊,不管先生两鬓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7:24

原文展示:

即事一首
——刘克庄

书卷交疏觉昼长,
田园收薄值年荒。
老而用事独毛颖,
何以解忧惟杜康。
赐帛恩深优故老,
催租人至败重阳。
西风烂熳开蓉菊,
不管先生两鬓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在书卷之间交流,感觉白昼变得漫长;田园的收成微薄,正值荒年。虽然已经年迈,但仍在忙于政务,心中忧虑愈发加重,只有杜康酒能解忧。朝廷对老人的恩赐深厚,但催租的人却在重阳节时到来。西风中,菊花盛开,尽管作者的两鬓已显霜白。

注释:

  • 书卷:指书籍,象征知识与修养。
  • 交疏:交谈、交流。
  • 田园收薄:田地的收成稀薄。
  • 用事:担任职务,参与政务。
  • 毛颖:指老年人,但仍努力工作;“毛”意为老。
  • 杜康:古代一种酒,用来解愁。
  • 赐帛:朝廷给予的绢帛,象征恩惠。
  • 催租:催促交纳租金。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西风烂熳:西风吹来,花开得灿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天池,南宋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被后世推崇。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与人生,抒发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频繁之时,诗人以个人的生活感受为切入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忧虑和困境。诗中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展现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即事一首》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开篇“书卷交疏觉昼长”,描绘了诗人沉浸在书本中,感受到时间的延续,暗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反思。接着,诗人提到“田园收薄值年荒”,不仅表明了当时的经济困境,也反映了他对农民生计的关切。

“老而用事独毛颖”,这句直白而又深刻地揭示了老年人在社会中仍需承担责任的艰辛。随后的“何以解忧惟杜康”,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苦闷的无奈与自嘲,唯有借酒消愁。诗的后半部分,提到“赐帛恩深优故老”,表现了对老年人应有的尊重与关怀,然而“催租人至败重阳”的对比,突显了人们对生活压力的无奈。

最后两句“西风烂熳开蓉菊,不管先生两鬓霜”,则是对生命的感悟与淡然。尽管面临岁月的侵蚀,诗人仍能在花开时节找寻到一丝宁静与美好。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厚重的人生哲思,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书卷交疏觉昼长:在书本中交流,感到一天的时间变得漫长。
  2. 田园收薄值年荒:农村的收成微薄,正值荒年。
  3. 老而用事独毛颖:年纪大了却仍在忙于政务,心中愁苦。
  4. 何以解忧惟杜康:用什么来解忧,唯有杜康酒。
  5. 赐帛恩深优故老:朝廷对老人的恩惠深厚。
  6. 催租人至败重阳:催租者在重阳节时到来。
  7. 西风烂熳开蓉菊:西风吹来,菊花盛开。
  8. 不管先生两鬓霜:不顾作者已白发苍苍。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赐帛恩深”与“催租人至”形成鲜明对比,展现生活的矛盾。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诗人情感相结合,使得环境与内心产生共鸣。
  • 象征:杜康酒象征着逃避与解忧,而菊花则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既有对于年岁增长的无奈与愁苦,也有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体现了人对生活的坚韧与向往。

意象分析:

  • 书卷:象征知识与求知欲。
  • 田园:代表自然与生活的艰辛。
  • 杜康:象征解愁的手段,反映人们对生活压力的逃避。
  • 菊花:象征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康”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风
    B. 一种酒
    C. 一种花
    D. 一种乐器

  2. “田园收薄值年荒”中的“薄”指的是什么? A. 繁盛
    B. 稀少
    C. 丰富
    D. 庄稼

  3. 诗中提到的“重阳”指的是哪一天? A. 农历八月十五
    B. 农历九月初九
    C. 农历十二月初一
    D. 农历正月初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对生活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色,但刘克庄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壮丽的景象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种蔬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酴醾 戏呈希古 喜雨四首四 喜雨四首 喜雨四首 喜晴 喜七兄疾愈二首 喜吉老甥见过 西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萍踪靡定 包含矩的词语有哪些 连津 椎拍輐断 有无相生 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阿保之功 用字旁的字 雪里炭 算画 采字旁的字 蒙昧无知 剥啄 可乘之隙 心字底的字 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