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4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44:39
杖藜款幽步,苑囿粲景物。
汪湾小池间,草树极幽郁。
泼剌跳鱼鸣,聿役科斗出。
高荷为谁芳,清芬苦飘忽。
鹭下复飞去,偃蹇不易屈。
空馀扁舟闲,菱藻互蒙密。
馀生本江湖,幸不困簪绂。
豹席与棕轿,愿此寄清逸。
一水便有馀,焉用跨溟渤。
我手杖着拐杖,缓步走入幽静的园林,
那里景色绚丽,花木繁茂。
在小池边,水波荡漾,草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
鱼儿在水中欢快跃动,偶尔能听到它们的鸣叫。
高高的荷花向谁盛开?清香却又时隐时现。
白鹭从水边飞起,又轻盈地回到了空中,
它的身姿不易屈服于任何拘束。
我只剩下这只空闲的小船,
水草茂密地覆盖在水面上。
余生本该在江湖中度过,幸好不被繁华所困。
我希望能以豹皮席和棕色轿子为伴,
在这清逸的生活中,可以随意游历。
一池水已经足够,我何必要去跨越海洋与大河。
周紫芝(约1050-1120),字子真,号紫芝,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山水田园诗。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该诗创作于周紫芝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寄托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杖藜》是一首展现诗人田园隐逸生活理想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致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开篇的“杖藜款幽步”,便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姿态引入,表现了行走于自然中的从容与自在。接着通过“苑囿粲景物”展现了园林中繁花似锦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画卷之中。
诗中对小池、草树、跳鱼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观察的细腻。尤其是“高荷为谁芳,清芬苦飘忽”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问与思考,似乎在感慨美丽的事物常常是短暂且难以把握的。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清逸生活的渴望。“空馀扁舟闲,菱藻互蒙密”描绘出一幅静谧的水乡图景,象征着诗人的闲适与自在。最后两句则是对繁华生活的厌倦与逃避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清新自然生活的坚定追求。
整首诗在意境的营造上,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又有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周紫芝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渴望,传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繁华的厌倦,体现了诗人追求宁静、独立与清逸的生活态度。
诗中“杖藜款幽步”中的“杖藜”是什么意思?
A. 一种植物
B. 手杖
C. 一种鱼
D. 一种衣服
诗中提到的“空馀扁舟闲”表达了怎样的生活状态?
A. 繁忙
B. 宁静
C. 拥挤
D. 紧张
“高荷为谁芳”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的享受
B. 对美的追问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时间的感慨
可以将《杖藜》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追求,但周紫芝的描写更为细腻,情感更为丰富,而陶渊明则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