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7:08
茂德来徵应,流泉入咏歌。
含灵符上善,作字表中和。
有草恒垂露,无风欲偃波。
为看人共水,清白定谁多。
这首诗描绘了泉水流淌的美景,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中提到美好的德行就像流泉一样引人向往,流动的泉水仿佛在吟唱着歌谣。泉水的灵性与至善的境界相融合,文字也在其中显现出平和的气息。草木上常悬挂着露珠,即使没有风,水波也似乎要平静下来。最后,诗人思考人和水之间的关系,清澈透明的水面,究竟是人多还是水多,给人一种深邃的思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包融,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为人称道。他的诗作常常关注自然景物,抒发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兵曹厅前,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悟有关,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首诗以泉水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水的灵动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中“流泉入咏歌”一句,既描绘了泉水的流淌,也暗示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灵感。泉水的流动与歌声的结合,形成了诗歌的韵律美,令人心旷神怡。
“含灵符上善”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灵性和善良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而“有草恒垂露,无风欲偃波”则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然的平和与静谧。诗人在此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清白定谁多”,引发了对人性和自然的哲学思考,水的清澈与人的真实相互映照,深刻而富有哲理。这种透彻的观察与思考,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自然图景,还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泉水这一意象,探讨了人性与自然的深刻联系,传递出清澈透明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流泉”象征什么?
A) 死亡
B) 生机与活力
C) 暴风雨
答案: B
“清白定谁多”中,“清白”指的是什么?
A) 纯净的水
B) 人的品德
C) 自然的美
答案: A
诗中提到的“恒垂露”形容的是?
A) 永恒的爱情
B) 露水的清新
C) 风的轻柔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美,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包融的《和崔会稽咏王兵曹厅前涌泉势城中字》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主题思想。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