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7:48
洞霄真福地,上帝自高居。
鹤语依轩竹,龙鸣出水渠。
松台春草发,石壁晚花疏。
自有乾坤大,何须步碧虚。
洞霄是个真正的福地,上帝在此高居不下。
鹤在竹旁轻声鸣叫,龙在水渠中发出声响。
松台上的春草刚刚发芽,石壁上晚开的花散落稀疏。
天地本有其大,不必再去寻觅那碧蓝的虚空。
作者介绍:陆曾禹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的情趣。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追求隐逸生活、回归自然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文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追求。
《洞霄宫》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哲理思考的古诗。诗的开头“洞霄真福地,上帝自高居”便设定了一种超凡的意境,洞霄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精神上的理想境地。诗人将自然界的元素——鹤、龙、松、石壁等融入其中,展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观。鹤的轻声细语与龙的壮丽鸣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着宁静与优雅,后者则代表着力量与威严。
在描绘春草与晚花的生长时,诗人用“春草发”和“晚花疏”表现出生命的轮回与无常。松与石的意象则传达了自然的坚韧与岁月的流逝。这些意象的交织,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最后一句“自有乾坤大,何须步碧虚”点明了诗的主题。诗人认为,天地本身就是广阔而丰富的,无需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理想。此句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接受与理解。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高远,又不失亲切,既表达人生哲理,也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而不是追逐虚无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洞霄宫》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的“鹤语依轩竹”中“鹤”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