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4:44
七夕
作者:陆曾禹 〔清代〕
蒸暑尚未减,佳夕忽我临。
顾兔细云衢,宛虹垂华林。
绮窗弄玉笛,朱楼理瑶琴。
缥缈入银汉,凄凉杂清砧。
露辉金剪刀,风引素丝针。
始妒合欢扇,次爱鸳鸯衾。
仿佛琉璃帐,依稀环佩音。
感物兴叹息,莫言辰与参。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的美丽夜晚,尽管炎夏的暑气尚未消退,但美丽的夜晚却悄然降临。我回望那细细的云朵,宛如彩虹低垂在华丽的林间。窗内,女子在轻拂玉笛,楼上,男子正在拨动瑶琴。那缥缈的银河似乎也被吸引过来,伴随着清冷的砧声,显得格外凄凉。露水在月光下闪烁,像金剪刀般明亮,微风拂动着素丝针。开始时我妒忌那合欢扇,接着又爱上了那鸳鸯被。仿佛置身于琉璃帐内,依稀听得环佩的声音。感叹这些美好的事物,莫要提及星辰与参星的距离。
作者介绍:陆曾禹是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爱情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牛郎织女的爱情。诗人在这个节日写作,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感慨。
《七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氛围和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以“蒸暑尚未减”引入,传达出夏季的余热与夜晚的来临,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张力。接着,通过“顾兔细云衢,宛虹垂华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场景,兔子、细云和彩虹的意象交织,展现出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绮窗弄玉笛,朱楼理瑶琴”则描绘了夜晚音乐的优雅,表现了女子的柔美与男子的专注,进一步烘托出甜美的爱情氛围。诗中的“缥缈入银汉,凄凉杂清砧”则将银河与清砧声结合,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渴望的情感,让人感受到爱情的思念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对美好时光的感叹,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情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七夕的美丽场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感叹,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七夕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合欢扇”象征什么?
“缥缈入银汉”的“缥缈”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陆曾禹的《七夕》更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和对爱情的细腻感受,而李白则通过孤独的思考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