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37
湘中寓居春日感怀
作者: 齐己 〔唐代〕
江禽野兽两堪伤,
避射惊弹各自忙。
头角任多无獬豸,
羽毛虽众让鸳鸯。
落苔红小樱桃熟,
侵井青纤燕麦长。
吟把离骚忆前事,
汨罗春浪撼残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日中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江边的鸟兽在遭受惊吓时各自忙着躲避,虽然有很多的角和羽毛,但依旧比不过鸳鸯的美丽。落在苔藓上的红樱桃已经成熟,井边的青麦也在茁壮成长。吟唱《离骚》时,作者回想起过去的事,汨罗江的春浪令他心中涌起阵阵感慨。
作者介绍:齐己,字景深,山西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写山水田园诗和咏怀诗闻名。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齐己居住在湘中时,正值春日,诗人从周围的自然景色引发了对过往的思考和感怀。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开篇对鸟兽的描写,既展示了自然的生命力,也反映出人们在生存压力下的无奈和忙碌。接着,诗人用“任多无獬豸,羽毛虽众让鸳鸯”来表达对美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里的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意的层次感,揭示了作者对生活中的爱情和理想的追求。
后半部分通过描写成熟的樱桃和生长的燕麦,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的礼赞,也是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联提到《离骚》,则是对屈原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蕴含了对人生苦短和理想破灭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美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的追忆,体现出一种忧伤而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禽”指的是什么?
A. 鸟类
B. 鱼类
C. 昆虫
D. 爬行动物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爱情
C. 自由
D. 知识
诗中吟唱的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D. 白居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齐己的《湘中寓居春日感怀》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描写了春日的景象,反映了各自的情感。齐己更关注个人的感怀与历史的回忆,而杜甫则着重于国家的忧患和个人的困境,显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