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9:22
秋港菱花干,玉盘明月蚀。
血渗两枯心,情多去未得。
徒经白门伴,不见丹山客。
未待刻作人,愁多有魂魄。
谁将玉盘与,不死翻相误。
天更阔于江,孙枝觅郎主。
昔妒邻宫槐,道类双眉敛。
今日繁红樱,抛人占长簟。
翠襦不禁绽,留泪啼天眼。
寒灰劫尽问方知,石羊不去谁相绊。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港口,菱花干枯,明月在玉盘上被遮掩。作者感到心中有着深深的痛楚,但情感却无法实现。白门的陪伴只是徒劳,无法见到丹山的朋友。愁苦的情绪在心中不断积聚,似乎未曾等待就已化作魂魄。谁能把明月的玉盘与我相赠?不死的情感反而让我迷失。天际的辽阔超过江水,孙枝在寻找她的爱人。昔日妒忌邻宫的槐树,今日繁盛的红樱已然抛弃了我,留下长长的竹席。翠绿的衣襦不禁绽放,泪水如天际的眼泪般流淌。经历了寒灰的劫难,终于明白,究竟是谁让石羊不再离去。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蕴和,晚唐著名诗人,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而闻名。其诗风多以感伤、难言的情感为主,善于用隐喻和象征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景阳宫井双桐》创作于李商隐的晚年,正值他人生中的困惑与无奈时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反映了他对友情、爱情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景阳宫井双桐》以秋季的景象为背景,透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对逝去时光和未能实现情感的深切感受。诗中的“秋港菱花干”一语,便将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孤寂相结合,展现出一种似有若无的愁苦。李商隐以“玉盘明月蚀”暗示了情感的缺失和美好的幻灭,诗句中流露出诗人难以言表的悲伤与失落感。
整首诗以“血渗两枯心”点明了情感的痛苦,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的期望的惋惜。诗中对“丹山客”的追忆,似乎是在怀念旧友,也暗含着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后文提到的“翠襦不禁绽”,则可看作是对青春年华的留恋,暗示着即使在困境中,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情感波动。
李商隐在诗中巧妙运用了对仗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意境的深邃,使得整首诗富有层次感与表现力。他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既悲伤又美丽的画面,展现了晚唐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以孤独、失落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为主线,表现了李商隐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情感实现的渴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出一种深邃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李商隐的诗歌风格以什么为主?
“玉盘”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寒灰劫尽”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