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2:4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2:45:23
风泉留古韵,笙磬想遗音。
桂朽有遗馥,莺飞安可待。
尘沙蔼如雾,长波惊飙度。
雁起汀洲寒,马嘶高城暮。
银釭倦秋馆,绮瑟瞻永路。
重有携手期,清光倚玉树。
以上见张为主客图。
风中的泉水留存着古老的韵味,笙和磬的声音让我想起曾经的旋律。桂树虽已枯萎,仍有遗留的香气,黄莺在空中飞舞,等待着什么呢?尘沙弥漫,像雾霭一样,长波在惊涛骇浪中穿行。大雁从汀洲起飞,带来寒意,马在高城下嘶鸣,已是黄昏。银色的灯笼在秋天的馆舍中显得疲惫,华丽的瑟琴在遥望着永恒的道路。重温携手的期许,清辉依靠在玉树之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银釭倦秋馆,绮瑟瞻永路。”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借助秋天的意象,表达离别之苦。此句可能暗指古人对友谊的珍视,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孤独感。
作者介绍: 羊士谔是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作品常蕴含哲理,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反映了古人对友情和生命的思考。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盼。开篇以“风泉留古韵”引入,带出一种古雅的韵味,随即转而描绘黄莺飞舞和桂香遗馥,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气氛。接着,诗人用“尘沙蔼如雾”的描写,突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仿佛在感叹美好瞬间的短暂。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孤独与思念,“雁起汀洲寒,马嘶高城暮”,在夕阳西下的背景下,表达出一种凄凉的情感。最后两句“重有携手期,清光倚玉树”则展现出诗人对友谊的向往与期待,尽管现实中有隔离与阻隔,但内心的期盼永存。
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相辉映,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感情,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索,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些?
A. 笙和琴
B. 笙和磬
C. 琴和瑟
“尘沙蔼如雾”中,尘沙的比喻意指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美景
C. 离别的悲伤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离别的惋惜
B. 对友谊的期盼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羊士谔的《句》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王维则强调了友谊与离别的情感。两首诗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情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