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周袁州赴镇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6 02:51:25

诗句

世乱离乡里,愚生后老成。

契笃冯翊幕,亲叙颍川盟。

薄厚宁同俗,死生无异情。

一枝殊未稳,何日息飞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1:25

原文展示:

世乱离乡里,愚生后老成。契笃冯翊幕,亲叙颍川盟。薄厚宁同俗,死生无异情。一枝殊未稳,何日息飞鸣。

白话文翻译:

在世道混乱、人们离散的乡里,我这个愚钝的人后来也变得成熟。我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就像冯翊幕府中的忠诚关系,亲自缔结了颍川的盟约。无论是浅薄还是深厚,我们都宁愿与世俗不同,生死之间的情感也没有差异。虽然现在的生活还不够稳定,但不知何时才能停止飞翔和鸣叫。

注释:

  • 世乱:指社会动荡不安。
  • 离乡里:离开故乡。
  • 愚生:作者自谦之词,意为愚钝的人。
  • 后老成:后来变得成熟。
  • 契笃:情谊深厚。
  • 冯翊幕:指冯翊(地名)的幕府,比喻忠诚的关系。
  • 颍川盟:颍川(地名)的盟约,比喻亲密的友谊。
  • 薄厚:浅薄与深厚。
  • 宁同俗:宁愿与世俗不同。
  • 死生无异情:生死之间的情感没有差异。
  • 一枝:比喻生活或处境。
  • 殊未稳:特别不稳定。
  • 息飞鸣:停止飞翔和鸣叫,比喻停止漂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与韩淲并称“二泉”,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送别周袁州赴任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诗中“契笃冯翊幕,亲叙颍川盟”一句,用典巧妙,既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又隐喻了他们之间的忠诚和信任。而“一枝殊未稳,何日息飞鸣”则透露出作者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乱离乡里,愚生后老成。

    • 意思:在社会动荡、人们离散的乡里,我这个愚钝的人后来也变得成熟。
    • 用词:“世乱”、“离乡里”描绘了动荡的社会环境,“愚生”、“后老成”表达了作者的成长过程。
    • 意象:动荡的社会和个人的成长。
    • 情感:对动荡社会的感慨和对个人成长的反思。
  2. 契笃冯翊幕,亲叙颍川盟。

    • 意思:我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就像冯翊幕府中的忠诚关系,亲自缔结了颍川的盟约。
    • 用词:“契笃”、“冯翊幕”、“亲叙”、“颍川盟”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忠诚的关系。
    • 意象:忠诚的关系和亲密的友谊。
    • 情感: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忠诚的赞美。
  3. 薄厚宁同俗,死生无异情。

    • 意思:无论是浅薄还是深厚,我们都宁愿与世俗不同,生死之间的情感也没有差异。
    • 用词:“薄厚”、“宁同俗”、“死生无异情”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不屑和对生死情感的坚定。
    • 意象:世俗的浅薄和生死的情感。
    • 情感:对世俗的批判和对生死情感的坚定。
  4. 一枝殊未稳,何日息飞鸣。

    • 意思:虽然现在的生活还不够稳定,但不知何时才能停止飞翔和鸣叫。
    • 用词:“一枝”、“殊未稳”、“何日息飞鸣”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 意象:不稳定的生活和漂泊的状态。
    • 情感: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契笃冯翊幕,亲叙颍川盟”用冯翊幕府和颍川盟约比喻深厚的情谊和忠诚的关系。
  • 对仗:“薄厚宁同俗,死生无异情”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不屑和对生死情感的坚定。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通过对比世俗的浅薄和生死的情感,作者表达了对世俗的不屑和对生死情感的坚定,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世乱、离乡里、愚生、后老成、契笃、冯翊幕、亲叙、颍川盟、薄厚、宁同俗、死生无异情、一枝、殊未稳、息飞鸣。
  • 文化内涵:动荡的社会、个人的成长、深厚的情谊、忠诚的关系、世俗的浅薄、生死的情感、不稳定的生活、漂泊的状态。
  • 象征意义:动荡的社会象征着不安定的生活,个人的成长象征着成熟和稳定,深厚的情谊和忠诚的关系象征着真挚的友情,世俗的浅薄和生死的情感象征着对世俗的不屑和对生死情感的坚定,不稳定的生活和漂泊的状态象征着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契笃冯翊幕,亲叙颍川盟”一句用典巧妙,其中“冯翊幕”和“颍川盟”分别比喻什么?

    • A. 忠诚的关系和亲密的友谊
    • B. 动荡的社会和个人的成长
    • C. 世俗的浅薄和生死的情感
    • D. 不稳定的生活和漂泊的状态
  2. 诗中“一枝殊未稳,何日息飞鸣”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 B. 对世俗的不屑和对生死情感的坚定
    • C. 对动荡社会的感慨和对个人成长的反思
    • D. 对深厚情谊和忠诚关系的赞美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
  • 杜甫《送友人》: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与赵蕃《送周袁州赴镇三首 其三》: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但王维的诗更加简洁含蓄,赵蕃的诗更加深沉真挚。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对赵蕃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有详细介绍。
  • 《宋诗鉴赏辞典》:对宋代诗人的诗作有详细的鉴赏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初秋寄友人 隋堤柳 归梦 巫山高 秋晓 秦中富人 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 徐寇南逼感事献江南知己次韵 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 赠渔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入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似梦初觉 总队 攴字旁的字 八府巡按 鱼尾霞 玉镞 能忍自安 糸字旁的字 鹊开头的成语 降嫔 四点底的字 重然灰 昼夜不息 龙战鱼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