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2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28:55
原文展示:
十七日晨起简诸公 赵蕃 〔宋代〕
年多病暑苦亡聊,夏忽如秋意自消。 竹屋纸窗宵摵摵,雨条风叶晓萧萧。 凶年未易办五斗,乐处却思甘一瓢。 几日诗筒似疏旷,意乘聊复一长谣。
白话文翻译:
多年来因病而苦于暑热,夏天突然变得像秋天一样,暑意自然消散。 竹屋和纸窗在夜晚发出沙沙声,雨声和风声在清晨显得格外萧瑟。 在荒年难以筹集到五斗米,但在快乐的时候却愿意享受一瓢的简朴。 几天来写诗的兴致似乎有些疏远,现在乘着兴致再写一首长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此诗可能是在一个夏日的早晨,作者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心情随之转变,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病暑之后,感受到夏日的凉爽,心情也随之舒畅。诗中提到的“凶年未易办五斗”可能暗示了当时社会的艰难,而“乐处却思甘一瓢”则表达了作者在简朴中寻找快乐的哲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夏日早晨的景象,通过“竹屋纸窗”和“雨条风叶”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萧瑟的氛围。诗中的“凶年未易办五斗”与“乐处却思甘一瓢”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在艰难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病暑之后,感受到夏日的凉爽,心情也随之舒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社会艰难和简朴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夏忽如秋意自消”表达了什么? A. 夏天突然变得像秋天一样 B. 夏天永远不会结束 C. 秋天永远不会到来 D. 夏天和秋天一样热 答案:A
“凶年未易办五斗”中的“五斗”指的是什么? A. 五斗米 B. 五斗酒 C. 五斗水 D. 五斗药 答案:A
诗中“乐处却思甘一瓢”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哲学? A. 追求奢华 B. 追求简朴 C. 追求权力 D. 追求知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