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见梁检法书怀八绝句于广文尉曹处次韵 其六》

时间: 2025-04-23 10:46:19

诗句

辞好曾闻喻色丝,那知妙处本天姿。

若穷句法源流远,曾见梅山唱和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46:19

原文展示:

辞好曾闻喻色丝,那知妙处本天姿。若穷句法源流远,曾见梅山唱和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曾经听说好的言辞可以比喻为色彩绚丽的丝线,但真正的美妙之处在于天生的资质。如果要深入探究句法的源头和流变,可以参考梅山的唱和诗。

注释:

  • 辞好:指言辞优美。
  • 喻色丝:比喻言辞如色彩绚丽的丝线。
  • 妙处本天姿:指真正的美妙在于天生的资质。
  • 穷句法源流:深入探究句法的起源和发展。
  • 梅山唱和诗:指梅山地区的诗人们相互唱和的作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与梁检法书怀八绝句于广文尉曹处次韵时所作,反映了当时文人间相互唱和的风气。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赵蕃与梁检法等人进行诗歌唱和时所作,体现了宋代文人间的文学交流和创作活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言辞和诗歌创作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美学的理解。首句以“喻色丝”比喻言辞的优美,次句强调真正的美妙在于天生的资质,而非刻意雕琢。后两句提到深入探究句法源流,暗示了对诗歌传统的尊重和对创新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辞好曾闻喻色丝”:这句诗以“喻色丝”比喻言辞的优美,形象生动。
  2. “那知妙处本天姿”:这句诗强调真正的美妙在于天生的资质,而非后天的人工雕琢。
  3. “若穷句法源流远”:这句诗提到深入探究句法的起源和发展,体现了对诗歌传统的尊重。
  4. “曾见梅山唱和诗”:这句诗提到梅山地区的诗人们相互唱和的作品,暗示了对诗歌创新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喻色丝”比喻言辞的优美。
  • 强调:“那知妙处本天姿”强调真正的美妙在于天生的资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诗歌美学的思考,强调真正的美妙在于天生的资质,而非刻意雕琢,同时表达了对诗歌传统的尊重和对创新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色丝:比喻言辞的优美。
  • 天姿:指天生的资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赵蕃 B. 苏轼 C. 李白 D. 杜甫

  2. “喻色丝”在诗中比喻什么? A. 色彩 B. 言辞 C. 丝线 D. 美妙

  3. “那知妙处本天姿”强调的是什么? A. 后天的人工雕琢 B. 天生的资质 C. 诗歌的传统 D. 诗歌的创新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赵蕃的这首诗都体现了对诗歌美学的思考,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万岁山 邵园行 吴姬行 宫词 龙山别业即事 入岭途中书事 纪晓岚紫石砚歌 雨夜与李友石曹烟岩两侍郎沈茝石朴锦铃曹荷上三承宣赵兰西学士游挹清楼 渡江 暮春幽兰小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苦行赎罪 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蝟娜 弦乐器 率土同庆 副本 年近岁逼 石字旁的字 逞妍斗色 大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吞舟是漏 炙凤烹龙 聿字旁的字 问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