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芭蕉》

时间: 2025-04-26 03:34:04

诗句

卷藏政尔待时雨,及此发舒天已秋。

已是萧萧吹我急,主人宁得厌飕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4:04

原文展示:

题芭蕉 赵蕃 〔宋代〕

卷藏政尔待时雨,及此发舒天已秋。 已是萧萧吹我急,主人宁得厌飕飕。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芭蕉叶卷起来等待着时雨,等到它展开时,秋天已经来临。风已经吹得我感到急促,主人难道会厌倦这飕飕的风声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卷藏:指芭蕉叶卷起来。
  • 政尔:正如此。
  • 待时雨:等待适时而来的雨。
  • 及此:到这个时候。
  • 发舒:展开。
  • 萧萧:形容风声。
  • 吹我急:使我感到急促。
  • 宁得:难道会。
  • 厌飕飕:厌倦风声。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涉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一生以诗文自娱,与当时文坛名流多有交往。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芭蕉在等待雨水的过程中,秋天已经悄然来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芭蕉叶卷藏待雨、秋风萧萧的描写,展现了季节交替时的自然景象。诗中“卷藏政尔待时雨”一句,既描绘了芭蕉的生理特性,又隐喻了人们对时机的期待。而“及此发舒天已秋”则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芭蕉虽展开,但秋天已至,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后两句“已是萧萧吹我急,主人宁得厌飕飕”则通过风声的描写,增强了季节变化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芭蕉和秋风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卷藏政尔待时雨”:芭蕉叶卷起来,正是为了等待适时而来的雨水。这里既描绘了芭蕉的生理特性,也隐喻了人们对时机的期待。
  2. “及此发舒天已秋”:等到芭蕉叶展开时,秋天已经来临。这里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芭蕉虽展开,但秋天已至,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3. “已是萧萧吹我急”:风已经吹得我感到急促。这里通过风声的描写,增强了季节变化的氛围。
  4. “主人宁得厌飕飕”:主人难道会厌倦这飕飕的风声吗?这里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芭蕉叶拟人化,使其具有等待的动作和情感。
  • 对仗:诗中“卷藏”与“发舒”,“萧萧”与“飕飕”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芭蕉和秋风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芭蕉: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卷藏政尔待时雨”一句,芭蕉叶卷起来的目的是什么? A. 等待适时而来的雨水 B. 躲避秋风 C. 准备过冬 D. 展示美丽

  2. 诗中“及此发舒天已秋”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惊讶 D. 平静

  3. 诗中“已是萧萧吹我急”一句,通过什么手法增强了季节变化的氛围?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赵蕃的《题芭蕉》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 赵蕃的《题芭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时期诗人的作品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蒲氏别墅十咏·草庵 蒲氏别墅十咏·白莲堂 平云阁偶作 偶成 南亭 墨君堂 莫折花 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 毛老斗牛 骆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依头顺尾 西驾 苞苴公行 自掘坟墓 躞蹀 暗里 宝盖头的字 鼓舌掀簧 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是当 支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来去匆匆 人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