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9:2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9:26:57
《再寄满子权二首》
作者:王令
秋尽啼衰虫,君思云奈何。
我愚得君思合少,居贤劳我心则多。
非独辞源长,泻海为江河。
平生未始有点缺,玉日拂拭金烧磨。
寻常貙与狸,见一足已嗟。
又况一地卧三虎,狗彘虽勇何敢过。
扬州我何思,青山无一螺。
什市不畜宝,米盐财如他。
而吾三夫子,一身各丘轲。
琼林自生寒,结露成冰柯。
文章日组纬,玉机飞金梭。
谁有真珠绳,结作张麟罗。
拔为当世祥,声为太庙歌。
我愿参众民,手足摇婆娑。
秋天已经结束,虫子在悲鸣,您心中思念的情感又该如何表达呢?我愚笨地认为,您对我的思念应该少一些,而我在贤良的环境中,心中却感到愈发劳累。不是说辞源长远,像泻入海洋的江河。平生从未有过任何缺憾,玉日轻拂,金器在烘烤中磨光。通常的貙(狸)见了只是一只脚就已叹息,更何况大地上躺着三头老虎,狗和猪再勇敢也不敢靠近。扬州我在思念什么呢,青山之间没有一只螺。市场上不藏宝物,米和盐的财富也与他无异。我们这三位朋友,各自都有自己的坟墓。琼林自生寒意,露水结成冰柯。文章每天都在编织,玉机飞舞着金梭。谁有真珠的绳子,结成张麟的网。这样的行为是时代的祥瑞,声响如同太庙的歌声。我愿意与众人一起,手足相携,摇曳舞动。
王令(约1048-1113),字时中,号渔洋,宋代诗人、书法家,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风清新自然,内容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王令在诗歌创作中讲求自然与真情,常用简练的笔触表达深邃的情思。
《再寄满子权二首》创作于王令与友人分离之时,诗中流露出对友人深厚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在秋天的萧瑟中,思念的愁苦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在面对友人时,既有对彼此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再寄满子权二首》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展现了王令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全诗以秋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虫鸣的悲鸣隐喻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王令通过对虫鸣的描写,引入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他对“君思”的探讨,揭示了人际关系中情感的复杂与微妙。
在诗中,王令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思念的愚笨与无奈,强调了即使在贤良之地,自己的内心却依然充满了劳累与思索。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也突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与脆弱。通过“平生未始有点缺,玉日拂拭金烧磨”的表达,诗人揭示出自己虽然从未感到缺憾,但内心却因为思念而愈发沉重。
诗中对于扬州的思念,进一步深化了离别之情,青山无一螺的意象,象征着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琼林自生寒、结露成冰柯的描写则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寒冷对比,强调了理想追求的艰辛与孤独。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既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也有对社会环境的思考,体现了王令诗歌的多维度与深度,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情感的共鸣与哲理的启迪。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反思。诗人在无尽的思念中,思考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在社会中所面临的无奈与孤独。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强调了珍惜友情与内心的宁静。
这些意象通过自然与社会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与思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中提到的“衰虫”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思念的情感
C. 秋天的结束
“扬州我何思,青山无一螺”中的青山象征了什么?
A. 生活的繁荣
B. 友人的思念
C. 过去的怀念
诗中“琼林自生寒,结露成冰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现实的失落
这些作品同样表达了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情感,风格各异但主题相近。
王令与杜甫在思念朋友的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王令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通过历史背景与个人遭遇来加强情感的深度。两者的诗作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但表现手法各具特色。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王令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