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55
毵毵出土初如直,嫋嫋随风竞自斜。
漫借人锄劳剆拔,只消夜雨又萌芽。
良田力尽农夫叹,直道春荒志士嗟。
满目青青尽芜蔓,更於何处问蓬麻。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杂草生长情况。杂草在刚出土时笔直而坚挺,微风中又显得摇曳而倾斜。农夫们辛劳地锄草拔杂,却只需一场夜雨,杂草便又重新生长。良田已经耗尽了力量,农夫感到无奈,志士们也感到忧愁。在满眼的青翠中,杂草遍地,究竟在哪里可以找到蓬麻呢?
王令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曾担任官职,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农田和自然景观,情感真挚。
《去草》创作于农耕社会,反映了当时农民在耕作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尤其是杂草的生长对农作物的影响,表达了对农民辛劳与无奈的同情。
《去草》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尤其是杂草的生长给农民带来的困扰。首句“毵毵出土初如直”,描绘出新生杂草的生机勃勃,仿佛它们刚刚从土壤中探出头来,象征着生命的力量。然而,接下来的“嫋嫋随风竞自斜”,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柔和与生命的脆弱,草木在风中摇曳,似乎在宣示着它们的自由。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通过“漫借人锄劳剆拔”,表现出农民的辛勤劳动,却难以根除烦人的杂草,突显出自然的顽强与生命的顽固。这种无奈感在“只消夜雨又萌芽”一句中得到了加强,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农民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
最后两句“满目青青尽芜蔓,更於何处问蓬麻”,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蕴含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令人深思。整首诗通过对杂草生长的细致描写,传达了自然与人类劳作之间的矛盾,突显了生命的坚韧和人类的渺小,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整首诗以杂草的生长来反映农民的辛勤劳动与无奈,表现了自然对人类的强大冲击,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农民困境的同情。
《去草》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良田力尽”主要指什么?
诗中“只消夜雨又萌芽”表达了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