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定林壁怀李叔时》

时间: 2025-07-29 13:28:29

诗句

云与渊明出,风随御寇还。

燎炉无伏火,蕙帐冷空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28:29

原文展示

题定林壁怀李叔时
王安石

云与渊明出,风随御寇还。
燎炉无伏火,蕙帐冷空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提到,云彩从陶渊明的隐居地飘出,风则带着御敌的军队归来。篝火旁没有热火,蕙草帐子在冷清的山中显得格外孤寂。

注释

  • 云与渊明出:指云彩随着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而来。陶渊明是著名的隐士和诗人,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风随御寇还:指自古以来风随骑兵而归,暗示了战争和艰难的生活。
  • 燎炉无伏火:篝火已经熄灭,没有余温,表达了孤独和寂静的情感。
  • 蕙帐冷空山:蕙草帐子在寒冷的空山中显得冷清,蕙草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变法,提倡新法,富有政治理想。他的诗歌以清新淡雅、自然真实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安石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感受。李叔时,王安石的朋友,亦是隐士,二人情谊深厚。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题定林壁怀李叔时》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描绘了云和风的意象,云朵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相连,风则带着战争的气息归来,暗示了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篝火的熄灭和蕙草帐的冷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诗中的意象交错,层次分明,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王安石以简练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环境的冷清与内心的失落,使人感受到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体现了王安石的个性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云与渊明出:云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相映成趣,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的向往。
    • 风随御寇还:风的归来代表着动荡的现实,暗示了诗人对外界的关注。
    • 燎炉无伏火:意象中的篝火熄灭,象征着温暖与希望的消逝。
    • 蕙帐冷空山:蕙草帐在空山中冷清,暗示诗人在孤寂中思念友人。
  • 修辞手法

    • 比喻:云与风的描写,生动形象地体现了隐逸与战争的对比。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自由与隐逸。
  • :代表着变幻与不安。
  • 篝火: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蕙草: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安石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渊明”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 A. 陶渊明
    • B. 王羲之
    • C. 司马迁
  3. 诗中“燎炉无伏火”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温暖
    • B. 寂寞
    • C. 欢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表达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与情感。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展现了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题定林壁怀李叔时》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前者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怀念与现实的感慨,而后者则更加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陶渊明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筝作 送六四叔之茶陵 次韵张守秋怀四首 望楚 与温其对榻 春寒偶书 原仲致中寄梅雪二诗再次前韵 其二 和士特栽果十首·枇杷 寄致中因温前约 续赋家园七咏·万石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户字头的字 为鬼为魅 秀水明山 旮旮旯旯 心倾神驰 轻民 宰司 两点水的字 百不当一 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宵月 膏火之费 貝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包含钝的成语 何仙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