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12:20
端溪琢枕绿玉色,蕲水织簟黄金纹。
翰林所宝此两物,笑视金玉如浮云。
都城六月招客语,地上赤日流黄尘。
烛龙中天进无力,客主歊然各疲剧。
形骸直欲坐弃忘,冠带安能强修饰。
恃公宽贷更不疑,箕倨岂复论官职。
笛材平莹家故藏,砚璞坳清此新得。
扫除堂屋就阴翳,公不自眠分与客。
知公用意每如此,真能与物同其适。
岂比法曹空自私,却愿天日长炎赫。
公才卓牵人所惊,久矣四海流声名。
天方选取欲扶世,岂特使以文章鸣。
深探力取常不寐,思以正议排纵横。
奈何甘心一榻上,欲卧颍尾为洁清。
贤愚劳佚非一轨,顾我病昏惟未死。
心於万事久翛然,身寄一官真偶尔。
便当买宅归偃休,白发溪山如愿始。
看公肋力就太平,却上青天跨箕尾。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12:20
次韵信都公石枕蕲簟
作者: 王安石
端溪琢枕绿玉色,
蕲水织簟黄金纹。
翰林所宝此两物,
笑视金玉如浮云。
都城六月招客语,
地上赤日流黄尘。
烛龙中天进无力,
客主歊然各疲剧。
形骸直欲坐弃忘,
冠带安能强修饰。
恃公宽贷更不疑,
箕倨岂复论官职。
笛材平莹家故藏,
砚璞坳清此新得。
扫除堂屋就阴翳,
公不自眠分与客。
知公用意每如此,
真能与物同其适。
岂比法曹空自私,
却愿天日长炎赫。
公才卓牵人所惊,
久矣四海流声名。
天方选取欲扶世,
岂特使以文章鸣。
深探力取常不寐,
思以正议排纵横。
奈何甘心一榻上,
欲卧颍尾为洁清。
贤愚劳佚非一轨,
顾我病昏惟未死。
心於万事久翛然,
身寄一官真偶尔。
便当买宅归偃休,
白发溪山如愿始。
看公肋力就太平,
却上青天跨箕尾。
这首诗描写了王安石对信都公(可能指信都的公卿或朋友)所赠的石枕和蕲水簟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石枕和蕲簟,均是代表着高雅的生活享受,诗人以此为引子,逐步引入自己对名利与个人修养的思考。
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他在文学上以诗词和散文见长,在政治上推行新法,试图进行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改革。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这首诗作于王安石晚年,表达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中提到的石枕和蕲簟,象征着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这首诗歌的结构紧凑,意象丰富,王安石通过对石枕与簟的描写,展示了他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他用“笑视金玉如浮云”来表达对物质财富的轻视,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都城六月”和“赤日流黄尘”则表现出城市的炎热和喧嚣,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形骸直欲坐弃忘”一句,诗人自述身心俱疲,反映出他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在与友人相聚的时光中,他享受着友谊的温暖和生活的乐趣,而不再被官职和名利所束缚。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既有对物质的珍视,又有对精神的追求,充分展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深邃与广博。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高雅生活的珍视与对名利的淡薄,展现了他对自然和友谊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次韵信都公石枕蕲簟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端溪琢枕”是什么颜色?
诗中“笑视金玉如浮云”表达了什么态度?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在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王安石的诗更注重现实与哲理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