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光上座廊下众山五韵》

时间: 2025-05-02 19:45:48

诗句

名岳在庑下,吾师居一床。

每闻楞伽经,只对清翠光。

百谷聚雪色,莓苔侵屋梁。

气盘古壁转,势引幽阶长。

愿游薜叶下,日见金炉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5:48

原文展示:

名岳在庑下,吾师居一床。
每闻楞伽经,只对清翠光。
百谷聚雪色,莓苔侵屋梁。
气盘古壁转,势引幽阶长。
愿游薜叶下,日见金炉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坐在名山的庙宇中,静静地领受清静的佛法。每当他听到《楞伽经》的时候,仿佛只与那清新的光辉为伴。周围的山谷如同雪一般洁白,青苔已侵入屋梁。气氛如同盘古开天辟地般深邃,势头引领着幽静的台阶延伸。希望能在薜荔的叶子下游玩,日子里常常能见到金炉香烟袅袅升起。

注释:

  • 名岳:指著名的山岳。
  • 庑下:庙宇的屋檐下。
  • 吾师:我尊敬的老师或师父。
  • 楞伽经:佛教经典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
  • 百谷:指众多的山谷。
  • 莓苔:一种生长在阴湿地方的青苔。
  • 气盘古壁:形容气氛深厚,如同盘古开天辟地时的状况。
  • 薜叶:一种植物,常用于装饰和点缀。
  • 金炉香:指熏香的香炉,象征着佛教的清净和宁静。

典故解析:

  • 楞伽经:是大乘佛教中重要的经典,强调心性与智慧的修行。
  • 盘古: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象征着开天辟地的力量,常用来形容宏伟的气势。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颀,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佛教修行的结合,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尊重。

诗歌鉴赏:

李颀的《光上座廊下众山五韵》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和自然的独特理解。诗中描绘的景象,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对内心修行的反映。诗的开头提到“名岳在庑下”,将庙宇与名山的壮丽相结合,暗示着高僧的地位与智慧。接着“每闻楞伽经,只对清翠光”,表现出在修行中获得的宁静与智慧,仿佛只有光明与真理同在。

“百谷聚雪色,莓苔侵屋梁”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而“气盘古壁转,势引幽阶长”的表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深邃与神秘,仿佛是引导修行者走向更高的境界。结尾的“愿游薜叶下,日见金炉香”则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渴望,愿意在自然的怀抱中与佛法相伴,吸取其香气,获得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典雅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世界的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名岳在庑下:名山在庙宇的屋檐下,暗示修行的环境。
    2. 吾师居一床:我的师父住在这里,突出师徒关系。
    3. 每闻楞伽经:每当听到经典的道理,体现修行的内容。
    4. 只对清翠光:与光明相伴,表达心灵的清澈。
    5. 百谷聚雪色:山谷雪白,象征纯净。
    6. 莓苔侵屋梁:青苔生长,体现岁月的流逝。
    7. 气盘古壁转:气氛如同开天辟地,形容环境的深邃。
    8. 势引幽阶长:引导着通往深邃之地的阶梯。
    9. 愿游薜叶下:希望在自然中游玩,体现对自然的向往。
    10. 日见金炉香:指熏香的袅袅升起,象征内心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喻为佛教境界,增强诗意。
    • 拟人:描述自然环境的生动,使其更具情感。
    • 对仗:对称工整,增强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佛教修行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名岳:象征高尚与崇高。
  • 楞伽经:代表智慧与真理。
  • 清翠光:象征内心的明亮与清净。
  • 百谷雪色:象征纯洁与宁静。
  • 金炉香:象征修行的成果与精神的升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颀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楞伽经”是什么?

    • A. 一部历史书
    • B. 一部佛教经典
    • C. 一首诗
    • D. 一篇散文
  3. 诗中提到的“愿游薜叶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权力的渴望
    • D.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与李颀《光上座廊下众山五韵》均展现出宁静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修养,但王维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李颀则更强调佛教修行的境界与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李颀诗集》

相关查询

乐游原春望 送蔡京东归迎侍 夜携酒访崔正字 宿韦津山居 秋日同僧宿西池 秋夜喜友人宿 寄楼子山云栖上人 秋夜寄友人二首 其二 宿韦津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土必争 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彰彰在目 厘事 噎媢 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缄口如瓶 龝字旁的字 东郭之迹 自字旁的字 包含别的成语 闪落 锥刀之用 甘言厚礼 雨字头的字 聿字旁的字 髹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