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4:57
识子十年何不遇,只爱欢游两京路。
朝吟左氏娇女篇,夜诵相如美人赋。
长安春物旧相宜,小苑蒲萄花满枝。
柳色偏浓九华殿,莺声醉杀五陵儿。
曳裾此日从何所,中贵由来尽相许。
白夹春衫仙吏赠,乌皮隐几台郎与。
新诗乐府唱堪愁,御妓应传鳷鹊楼。
西上虽因长公主,终须一见曲陵侯。
认识你十年,怎么一直没有机会见面,只是喜欢在两京之间游玩。
早晨吟诵《左传》的《娇女篇》,晚上诵读相如的《美人赋》。
长安的春天景色一如往昔,小园里的葡萄花开满枝头。
柳树的颜色在九华殿显得格外浓郁,黄莺的歌声让五陵的少年陶醉。
如今我从何处曳裾而来,世俗的中贵们向来都是互相赠予的。
白色的春衫是仙吏所赠,黑色的皮袍是台郎所送。
新作的乐府诗令人愁苦,御妓应该传唱《鳷鹊楼》。
虽然因长公主的缘故来西京,终究还是想见见曲陵侯。
作者介绍:李颀,唐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李颀与友人康洽即将入京的时刻,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深厚情感的送别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开篇以“识子十年何不遇”点明诗人与康洽的友谊,经年未见的感慨引发了对过往游玩的回忆,展示出一种对往昔的眷恋。接着,诗人描绘了长安春天的美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特别是在描写柳色与莺声时,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暗示了即将面对的离别所带来的愁苦。最后部分提到的中贵、仙吏、御妓等,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复杂,诗人虽然感受到外界的纷扰,却依然保持了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与期盼,体现了一种对友情的执着和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诸如“曳裾”、“醉杀”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所见。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惆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个人的追求。
诗词测试:
李颀的《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离别的伤感
B. 对战争的忧虑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金钱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左氏娇女篇”是指哪部作品?
A. 《论语》
B. 《春秋左氏传》
C. 《诗经》
D. 《红楼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