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5:07
寄万齐融
作者: 李颀〔唐代〕
名高不择仕,委世随虚舟。
小邑常叹屈,故乡行可游。
青枫半村户,香稻盈田畴。
为政日清净,何人同海鸥。
摇巾北林夕,把菊东山秋。
对酒池云满,向家湖水流。
岸阴止鸣鹄,山色映潜虬。
靡靡俗中理,萧萧川上幽。
昔年至吴郡,常隐临江楼。
我有一书札,因之芳杜洲。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志向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诗人虽名声显赫,但不愿依附于权贵,像一只随波逐流的虚舟。小城镇中人们常常为自己的屈辱而叹息,而故乡却成为游玩的乐土。青枫环绕着村口,香稻满田,生活宁静而美好。若能从政,愿以清净之心来治理,何人能和我一样如海鸥般自由自在?在北林的黄昏摇动衣巾,东山的菊花正值秋季。我对着酒池,云雾缭绕,仿佛湖水向家流淌。岸边的阴影下白鹤静止,山色映衬着潜伏的虬龙。在喧嚣的世俗中清理秩序,川上幽静的秋意正浓。往年在吴郡时,我常常隐居于临江楼。如今我有一封书信,因而想起了那香气四溢的杜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颀,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和咏怀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颀心境迷惘、对世俗不满之际,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李颀的《寄万齐融》以其清新典雅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全诗从开头的“名高不择仕”开始,引出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世俗的无奈。诗人并不愿依附于权贵,而是像一只随波逐流的舟,表达了他对自由和高洁志向的渴望。
在描绘故乡的宁静和美好时,诗人用“青枫半村户,香稻盈田畴”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田园风光,表现出他内心对故乡的向往。而“为政日清净,何人同海鸥”则流露出他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希望能有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治理国家,保持心灵的自由。
接着,诗人转向黄昏时分的北林,摇动衣巾,意在表现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酒池、湖水的描绘则传达了一种洒脱和悠然自得的生活境界。最后,回忆吴郡的隐居生活,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交织,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展现了李颀清新脱俗的诗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从个人理想与现实相悖的角度出发,表现出诗人对名利的超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呈现出一种高洁而孤独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颀的《寄万齐融》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名利的追求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俗的厌倦
D. 对爱情的思考
诗中“青枫半村户”中的“青枫”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孤独
C. 秋天的宁静
D. 繁华
“对酒池云满”中的“酒池”指的是什么?
A. 酒的源头
B. 诗人的醉酒状态
C. 代表一种欢愉的境界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李颀及其作品的背景,风格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