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闺思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2:51:05

诗句

夜梦空飞远,朝心郁不开。

宝钗寒翠羽,瑶瑟长青苔。

花瓣粘蜂去,晴丝罥燕来。

前鱼无暇泣,别鹤恨难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1:05

原文展示:

夜梦空飞远,朝心郁不开。
宝钗寒翠羽,瑶瑟长青苔。
花瓣粘蜂去,晴丝罥燕来。
前鱼无暇泣,别鹤恨难裁。

白话文翻译:

夜里梦中飞远,早晨心中郁结不开。
宝钗如寒翠羽,瑶瑟上长满青苔。
花瓣粘着蜜蜂离去,晴天的丝线牵着燕子飞来。
前面的鱼儿没时间哭泣,离别的鹤恨难以裁断。

注释:

  • 空飞远:在梦中飞得很远,形容梦境虚幻。
  • 郁不开:心情抑郁,无法舒展。
  • 宝钗:指一种美丽的装饰,象征美好而寒冷的感情。
  • 寒翠羽:形容宝钗的颜色清冷,如翡翠般。
  • 瑶瑟:一种古代乐器,象征高雅和美好。
  • 长青苔:苔藓长满,象征久远的孤寂。
  • 花瓣粘蜂去:花瓣上沾着蜜蜂,形象生动地描绘自然情景。
  • 晴丝罥燕来:晴朗的丝线牵引着燕子飞来,象征美好的期待。
  • 前鱼无暇泣:鱼儿没有时间哭泣,暗示忙碌与生活压力。
  • 别鹤恨难裁:离别的鹤难以断绝对故乡或情人之思,表现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凯,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6世纪,以其细腻的抒情和清新的意境而闻名。其作品多描写女性内心的情感,常常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闺思二首》是张元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他生活在明代社会的变迁之中,经历了许多个人与社会的挑战,这使得他的诗词中充满了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探索以及对外界环境的敏锐反应。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女性在夜晚梦中与白天心情之间的矛盾与挣扎。开篇通过“夜梦空飞远”描绘出梦境的虚幻与渺远,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朝心郁不开”则揭示了清晨的抑郁情绪,形成对比,展现出梦境与现实的差异。宝钗与瑶瑟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亦隐含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寒冷。

诗中“花瓣粘蜂去,晴丝罥燕来”的描写生动而细腻,展现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这里的蜜蜂与燕子象征着生活的流转与情感的寄托,虽然有美好的期待,但前面的鱼儿和别鹤则表现出生活的压力与离愁,引发读者对人生命运的深思。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女性内心的细腻与复杂,同时也反映出明代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关注与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梦空飞远:表现梦境的虚幻,游离于现实之外。
  2. 朝心郁不开:反映现实中的压抑情感。
  3. 宝钗寒翠羽:象征美丽却带有寒意的情感。
  4. 瑶瑟长青苔:暗示孤独与被遗忘的岁月。
  5. 花瓣粘蜂去:自然景象,象征生活的流动。
  6. 晴丝罥燕来:期待美好,寓意希望。
  7. 前鱼无暇泣:生活的忙碌与无奈。
  8. 别鹤恨难裁:离别之痛与情感的难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宝钗寒翠羽”,将情感与物象结合。
  • 拟人:如“前鱼无暇泣”,拟人化鱼儿,增强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条理清晰,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女性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复杂的情感纠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梦:暗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追求。
  • 宝钗、瑶瑟:象征高雅与孤独的美。
  • 花瓣、蜜蜂:自然之美与生命的流动。
  • 燕子:象征希望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朝心郁不开”指的是: A. 感到快乐
    B. 心情抑郁
    C. 对未来充满希望

  2. “别鹤恨难裁”中“鹤”象征: A. 美丽
    B. 忧愁
    C. 离别

  3. 诗中提到的“宝钗”象征: A. 富贵
    B. 美丽而寒冷的情感
    C. 快乐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张元凯的《闺思二首》都体现了女性内心情感的细腻与复杂,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而张元凯则倾向于表达一种抑郁与孤独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张元凯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柳枝词十三首 柳枝词十三首 留别友生 留别东郡诸僚友 留别东郡诸僚友 流芳桥 李花 乐轩 酪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功令 爱势贪财 摘开头的成语 水字旁的字 捕风捉影 齲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疵点 士可杀不可辱 耽心 计日而俟 平殄 尢字旁的字 空簿 流血千里 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