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4:50
群仙册一十八首 其十四 桧下会真
作者: 胤禛 〔清代〕
太乙须眉古,虚皇冠佩尊。
元初参得一,天地论归根。
琼液卮卮满,琪花处处繁。
欣看前种桧,老干已龙鶱。
这首诗意在表达一种对道教思想的追求与向往。诗中提到太乙(道教中的最高神灵)有着古老的容颜,虚空中似乎有着尊贵的皇冠。元初时的宇宙万物皆已合一,天地之间的本源被阐释。琼液(美酒)盛满了酒杯,琪花(美丽的花朵)在各处盛开。最后,诗人欣赏着眼前种植的桧树,那古老的树干已经像龙一样昂扬。
作者介绍:胤禛(公元1678-1735),清代皇帝康熙之子,后世称雍正帝。他在位期间重视政治改革,提倡节俭,文治武功并重,同时也极力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在书法和诗词方面。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胤禛的皇帝生涯中,体现了他对道教哲学的关注与热爱。道教在清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诗中所表达的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以及对道教真理的探求,反映出他对道教文化的深厚兴趣。
《桧下会真》是一首蕴含深厚道教思想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古代神灵“太乙”的描绘,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与向往。诗的开头以“太乙须眉古”展示出一种超然的神秘感,象征着道教思想的悠久与深邃。接着“虚皇冠佩尊”暗示着道教的虚无与尊贵,体现了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
“元初参得一,天地论归根”则进一步阐释了宇宙的本源,强调了道教哲学中的“道”与“自然”的关系,令人思考生命的本质与归属。后面的“琼液卮卮满,琪花处处繁”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欣看前种桧,老干已龙鶱”则是全诗的高点,桧树代表着坚韧与长寿,诗人通过对桧树的观察,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恒久的美,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这首诗在形式上虽简短,但内涵丰富,既有对道教哲学的探讨,也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卓越的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道教哲学与自然之美,传达出对真理的探索与对生命的敬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入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主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与真理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太乙须眉古”中的“太乙”指的是哪种文化中的神灵?
诗中提到的“琼液卮卮满”是指什么?
诗人对桧树的描绘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桧下会真》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前者更注重于道教哲学和自然的和谐,而后者则表达对人生苦难的感慨和历史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有差异,但都反映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索,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