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群仙册一十八首 其十四 桧下会真》

时间: 2025-05-02 05:54:50

诗句

太乙须眉古,虚皇冠佩尊。

元初参得一,天地论归根。

琼液卮卮满,琪花处处繁。

欣看前种桧,老干已龙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4:50

原文展示

群仙册一十八首 其十四 桧下会真
作者: 胤禛 〔清代〕

太乙须眉古,虚皇冠佩尊。
元初参得一,天地论归根。
琼液卮卮满,琪花处处繁。
欣看前种桧,老干已龙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意在表达一种对道教思想的追求与向往。诗中提到太乙(道教中的最高神灵)有着古老的容颜,虚空中似乎有着尊贵的皇冠。元初时的宇宙万物皆已合一,天地之间的本源被阐释。琼液(美酒)盛满了酒杯,琪花(美丽的花朵)在各处盛开。最后,诗人欣赏着眼前种植的桧树,那古老的树干已经像龙一样昂扬。

注释

  • 太乙:道教最高神灵,象征着宇宙的本源与变化。
  • 须眉古:形容其容貌古老而庄重。
  • 虚皇冠:象征虚无的尊贵与地位。
  • 元初:指宇宙初开之时。
  • 琼液卮卮:形容美酒满杯的样子,琼液指美酒,卮是古代酒器。
  • 琪花:美丽的花,象征美好事物的繁盛。
  • :一种常绿树木,象征坚韧与长寿。
  • 龙鶱:比喻桧树的老干高昂而有气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胤禛(公元1678-1735),清代皇帝康熙之子,后世称雍正帝。他在位期间重视政治改革,提倡节俭,文治武功并重,同时也极力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在书法和诗词方面。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胤禛的皇帝生涯中,体现了他对道教哲学的关注与热爱。道教在清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诗中所表达的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以及对道教真理的探求,反映出他对道教文化的深厚兴趣。

诗歌鉴赏

《桧下会真》是一首蕴含深厚道教思想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古代神灵“太乙”的描绘,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与向往。诗的开头以“太乙须眉古”展示出一种超然的神秘感,象征着道教思想的悠久与深邃。接着“虚皇冠佩尊”暗示着道教的虚无与尊贵,体现了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

“元初参得一,天地论归根”则进一步阐释了宇宙的本源,强调了道教哲学中的“道”与“自然”的关系,令人思考生命的本质与归属。后面的“琼液卮卮满,琪花处处繁”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欣看前种桧,老干已龙鶱”则是全诗的高点,桧树代表着坚韧与长寿,诗人通过对桧树的观察,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恒久的美,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这首诗在形式上虽简短,但内涵丰富,既有对道教哲学的探讨,也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卓越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乙须眉古:描绘“太乙”神灵的古老形象,传达出其超然与悠久的气质。
  2. 虚皇冠佩尊:强调道教思想的尊贵和虚无,暗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3. 元初参得一:说明宇宙初开时的状态,强调万物的统一性。
  4. 天地论归根:探讨天地万物的起源,强调回归自然的理念。
  5. 琼液卮卮满:营造出一种欢愉的氛围,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6. 琪花处处繁:描绘自然的繁盛,体现出春天的生机。
  7. 欣看前种桧:诗人对眼前美好景象的欣赏,寄托了对生命的思考。
  8. 老干已龙鶱:象征着桧树的伟岸与生命力,传达出一种对长久生命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桧树比作龙,象征着力量与尊贵。
  • 对仗:如“琼液卮卮满,琪花处处繁”,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描绘“老干已龙鶱”来强调桧树的雄伟形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道教哲学与自然之美,传达出对真理的探索与对生命的敬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入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乙:象征着道教的最高境界与真理。
  • 琼液:象征美好与快乐的生命状态。
  • :象征长寿与坚韧,表现了自然的力量。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主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与真理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太乙须眉古”中的“太乙”指的是哪种文化中的神灵?

    • A. 佛教
    • B. 道教
    • C. 儒教
  2. 诗中提到的“琼液卮卮满”是指什么?

    • A. 美酒
    • B. 食物
    • C. 水
  3. 诗人对桧树的描绘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崇敬与热爱
    • C. 失落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望庐山瀑布》李白

诗词对比: 将《桧下会真》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前者更注重于道教哲学和自然的和谐,而后者则表达对人生苦难的感慨和历史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有差异,但都反映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索,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道教文化与中国文学》
  3.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答太傅相公见赠长韵 会峰亭 祭石曼卿文 玉楼春 其二十七 渔家傲 马啮雪 郡人献花 渔家傲 楼头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閠字旁的字 包含摔的词语有哪些 卤字旁的字 赏析 龙伯钓鳌 辰字旁的字 浑俗和光 忍辱含垢 据乱世 鼎字旁的字 丧师辱国 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在官言官,在府言府 老成凋谢 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缃蕤 士字旁的字 立贤无方 包含囷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