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35
原文展示:
地已兼旬住,楼孤百尺登。谁与同我适,政尔待君曾。韩杜愁来读,西南乐得朋。仲春新雨霁,山远水波兴。
白话文翻译:
我已在此地停留了二十天,独自登上这孤高的百尺楼。谁能与我一同适意游赏,正等待着你的到来。当我读到韩愈和杜甫的忧愁诗篇时,我在西南地区却乐得结交朋友。仲春时节,新雨过后天空放晴,远山隐约,水波兴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厚感情。这首诗是他在岳阳楼上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岳阳楼上所作,当时他已经在岳阳停留了二十天,独自登上高楼,期待与友人共赏美景。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韩愈和杜甫诗作的喜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首句“地已兼旬住”表明诗人已经在岳阳停留了相当长的时间,而“楼孤百尺登”则描绘了岳阳楼的高耸孤立。接下来的“谁与同我适,政尔待君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希望能有人与他一同欣赏这美景。后两句“韩杜愁来读,西南乐得朋”则展现了诗人对韩愈和杜甫诗作的喜爱,以及在西南地区结交朋友的乐趣。最后两句“仲春新雨霁,山远水波兴”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仲春时节的美景,远山隐约,水波兴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韩愈和杜甫诗作的喜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人在岳阳停留了多久? A. 十天 B. 二十天 C. 三十天 答案:B
诗人期待与谁一同欣赏美景? A. 韩愈 B. 杜甫 C. 友人 答案:C
诗中提到的“韩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A. 韩愈和杜甫 B. 韩非和杜牧 C. 韩琦和杜审言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