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9:47
原文展示:
种松二首 张嵲 〔宋代〕
纷纷群木望秋零,独喜新松五鬣音。 他年城郭人非旧,我始携锄斸茯苓。
白话文翻译:
在众多树木随着秋风凋零的时候,我唯独喜爱那新种下的松树发出的五鬣音。 等到将来城市变化,人事已非,我将带着锄头去挖掘茯苓。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种松二首》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的喜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观察到秋天树木凋零的景象后,对松树的坚韧和生命力产生了感慨,进而写下了这首诗。诗中透露出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树木凋零的描绘,突出了松树的坚韧和生命力。首句“纷纷群木望秋零”,描绘了秋天树木凋零的普遍景象,而“独喜新松五鬣音”则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的特别喜爱。松树的“五鬣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后两句“他年城郭人非旧,我始携锄斸茯苓”,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命力和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命力和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五鬣音”指的是什么? A. 松树的松针发出的声音 B. 秋风的声音 C. 鸟鸣声 D. 水流声
诗中“斸茯苓”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然的恐惧 D. 对城市的厌倦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